第6章 认知突围:如何提升“底层算法”?
第(3/5)节
就比如写公众号文章,可能这个主编一开始没有我们做得好,也没有我们那么努力,但他比我们多写了一年,这一年的时间就让我们和他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
之前我总以为自己是聪明的,在某个新行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踩中红利,获得溢价,再拿着溢价去更新的行业里,让溢价发挥最大的作用。但其实我只看到了一时的增长,却忘记了在行业里的积累所产生的复利。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而是“复利”。
与时间做朋友,不要再错过了。
思维落地:管理好你的时间账户
坚持是最简单的事,也是最难的事。当你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之后,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坚持是不可或缺的。现在,请你:
1回顾自己过去的人生,想想你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最能保持专注,并且没有压力。这样的事情甚至可以包括打游戏、购物等。
2把这件事作为原点,来打造你的人生坐标。想象一下,如果你坚持做这件事10年、20年、30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或者在这件事上,你佩服的人取得过什么样的成就。
大家往往高估了3天努力的成果,却低估了3年努力的爆发力。所以,希望你花时间写下自己想要花时间去做,并且会产生复利价值的事情。
事物观:用最小成本解决一件事
1
实不相瞒,我最努力的时候,是我赚钱最少的时候。
上大三时,我自己创业办的公司倒闭,我负债来到北京,蜗居在青年旅舍的上铺,带着写作的梦想来到行业内一家知名的微信公众号公司实习。
当时,我每天6点半起床,在车上时也不闲着,看当天发生的热点新闻,以每天3篇文章的速度写作,中午就趴在桌子上简单地午睡一下。晚上同事相约吃火锅,相约泡澡,相约吃小龙虾,我都拒绝了。我选择在公司加班,每天晚上工作到11点半。我退出rd(文字处理应用程序)文档界面,一分一秒都不敢浪费。
初入公司的那一个月,我交了54篇稿子,比第二名多交了42篇稿子。那个月,我的日均睡眠时间为4小时。按照正常的逻辑,我那个月的绩效考核应该排第一,应该领2万元的“标题王”奖金和5万元的“发文最多”奖金。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那个月的确拿了“第一”,除了一篇文章的两个标题被选中,我的文章和标题录用率为倒数第一。此外,我还收到了hr[8]的一封邮件,那封邮件说,如果我下个月还是这样,就只能退出团队,因为我可能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那是我最努力的日子,也是我最失败的日子。
2
那个月,月度会议后,我被主管留下来了。
她打印了我写的文章,厚厚一沓,旁边是其他三个实习生写的文章,三个人的加起来都没有我的厚。主管问我:“小白,你觉得自己很努力吗?”
我点点头说:“我不知道是不是审稿的同事不喜欢我的文章风格,我觉得自己写得很不错了,也很努力,但是她每次都把我的稿子退回来,让我重改。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那你是怎么重改的呢?”
“读一下她觉得我写得不好的地方,改一下表述。后来觉得她可能是不喜欢我文章的话题,我便看看当天的热点,再重新写一篇。”
“你写一篇文章要花多久?她让你改又要花多久?”
“写一篇大概需要3小时,改稿大概需要15分钟。”
“好的,我知道了。你这篇文章写的是北京状元接受采访时的言论,你花了多久写这篇文章?”
“3~4个小时吧,我找到了他话里最核心的东西。”
“当时我们没有选你的文章,而是选了小熊的。你知道他写了多久吗?”
“小熊上个月好像就写了6篇文章吧,能写多久?两天?三天?”
“他写了一星期。你可以看看,这些是他当时打印的关于这个话题的其他公众号文章,其中他觉得有用的便用红笔圈出来。这是他当时标记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