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章

第(1/2)节
    东昌之战,燕军的前军依旧是由统率过白沟河之战的张玉统率。因着朱棣想要试探朝廷军,所以这次一开局,他就和二儿子朱高煦立刻率领精骑进行右翼纵深大迂回到对面的朝廷军的左翼。

    依旧是主前军战场,主帅不在。

    当朱棣和朱高煦到达朝廷军的左翼时,朱棣下令让朱高煦带着一半的骑兵对朝廷军的左翼进行攻击、骚扰,制造混乱。而他自己则悄悄带着另一半的精骑借着朱高煦制造的混乱,大纵深迂回到朝廷的屁|股后军。

    朱棣计划在朝廷军的后军发动真正的进攻!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朱棣这招“深纵大迂回”是在耍过太多次了,朝廷军已经有了预防。总之,他们这次的后军阵型甚至很密集,很难冲散。且右翼的支援速度也非常快,有效了预防了后军万一沦陷,陷入无预备军支援的困境中,进而影响整军。

    这一次朝廷军可以说是完全吸取了白沟河之战错误战略的教训。】

    朱棣绷着脸听着,他已经可以完全预料到自己将会陷入怎样的境地。

    白沟河之战他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他的燕军们极有可能被白沟河之战的胜利冲昏了头。

    每一场战役都应该当作全新的一战,即便这场战役遇上一场如何的相似,但战场总是瞬息万变的,以旧的战场思维去面对全新的一战,很有能反而被自己的潜意识的旧性思维禁锢。

    “老四,你不能一招鲜吃遍天。要求变!”朱元璋道。

    “是。”朱棣点头。

    【朱棣带着自己的亲卫骑兵一波猛冲,打破了朝廷军后军第一道防线之后,却突然发现敌方后续的防御兵密度瞬间加大,右翼军也火速也支援了,很有可能朝廷军已经预判了燕军的行军策略。

    此时,朱棣想要冲破朝廷军的防御,突出重围是不大可能的,这是朱高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朱高煦这个人实在是当时那个年代的武力值天花板。

    他带着的精骑不断地骚扰打击朝廷军的左翼,制造了很大的混乱,就差直插朝廷军内部了。

    盛庸和何福生怕朱高煦带领的精骑冲入支援朱棣,于是只能从他们的右翼军抽调兵马往左翼而去,且将燕王朱棣和朱高煦隔开来。

    朱棣看到朝廷军右翼兵力稍显空乏,于是便带着自己的亲卫骑兵往右翼处突击,杀出重围,离开了朝廷军的后军军阵,对朱棣来说,这真的是比较惊险的一次围杀了。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朱高煦展现了强悍的能力,燕王朱棣本人也是不逞多让,极为勇猛。*2

    勇猛就算了,朱棣本人还及其护短,对自己的亲卫骑兵十分看重,在这次突围中,朱棣的一名亲卫不慎落马,落后于突围队列,在这危急的时刻,朱棣带着其他几名亲卫反过头来以身涉险杀退了紧追不舍的朝廷军,从万军之中救出了自己的亲兵。

    这样的个人魅力,将士们怎么不会深深折服于他呢?】

    大殿前的武将们目光转移到朱棣的脸上,眼神中的敬佩昭然若揭,这是文官们无法体会同在战场生死相依的炙热情谊。

    朱元璋以武打天下,自然也能领会这种部下将军之间的生死之交,他很是赞赏地看着朱棣:“倒是有你老子年轻时的风范。”

    文官见其登基多年,还是时不时的“老子、老子”自称,每听一次眉头一皱。

    朱棣大笑,果然他的魅力简直无敌。

    朱元璋道:“咱本淮右布衣,百姓皆是咱的兄弟姐妹,自是该如此,战场是以命相靠。”

    武将闻言,脸上尽是动容,而被挤掉后方的文官则是内心一片寒凉。

    【战况到此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朝廷军在这次战役之中仅仅只是调动了右翼的兵马,而前军和中军依旧待命在原地,纹丝不动。他们准备了杀伤力极强的铁炮和火铳,弓箭手、强弩等等,对着燕军的前军严阵以待。

    而此时,张玉坐镇燕军前军,对战局发生了严重的误判。

    原因其一便是由于双方列阵辽阔,张玉固守在燕军前军的位置,他以肉眼是看不到朝廷军后方的战况的,所以也就不知道燕王朱棣究竟有
第(1/2)节
推荐书籍:襄阳遗记药错人,但押对储君痴心妄想(H)得到指挥官戒指的斯库拉如愿以偿青梅竹马Be之后我和单位熟女的故事退婚后我被暴君日日娇宠天玑劫夜空不在树篱外真少爷被偏执假少爷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