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2章

第(1/2)节
    【虽然明朝确实没有纳岁币、割让土地,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此时的疆域比朱棣在位时期的疆域要少。】

    嬴政想起被打的不敢南下的匈奴,有朝一日定要灭掉匈奴,不然定会后患无穷。

    扶苏想起最近和父皇在练的八段锦,这么长时间坚持下来,确实感觉身体有在变好。

    刘彻似笑非笑地看向官员中的李广,其他人也都一起看过去。

    李广此时非常尴尬,怎么会有人和他的名字一样啊,而且还是太监,还是一个奸佞之臣,他都能想到日后外人一提到李广就会想起明朝的宦官。

    他深深吸一口气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容。

    李世民觉得日后应该留下遗诏,日后不管如何军队都要放在第一位,毕竟华夏之地富足繁华,他们可是外邦眼馋得一块肥肉。

    贞观群臣同样也是这么想,有渭水之盟,以及天幕说的五胡乱华和宋朝被灭的事情,他们就再也不敢小看那些外邦人。

    赵匡胤皱眉,“军权,边防。”

    他叹息,果然万事不能两全,在后世的时候他怎么就只顾着看史书呢?他应该看看后世的军队制度的。

    洪武年间

    朱元璋想骂却又骂不出来,最后只骂了一句,“朱见深这个龟儿子!”

    都怪他宠爱什么万贵妃,才让这么好的孩子在那种地方长大,身体不弱就怪了!

    随即他又担心,朱祐身体这么弱,不会也英年早逝吧?

    永乐年间

    朱棣也在骂朱见深,朱高炽三个人被迫跟着一起骂。

    果然如朱棣所愿,他的话出现在了天幕上。

    成化年间

    朱见深没想到讲朱祐的时候还能出现骂自己的弹幕,他看着弹幕有些破防,即便有万贵妃在一旁安抚,他的心情也没有变好。

    “朕在位时期做的还可以啊。”

    他选择性地忽略掉自己中后期怠政的事情,忍不住反问天幕,但天幕根本无法回应他。

    来自祖宗的骂最为致命,接下来的几天朱见深都一直闷闷不乐,甚至对一直宠爱的万贵妃也有了嫌隙。

    弘治年间

    朱祐看见朱棣骂他的父皇朱见深,他抿了抿唇有几分意外,接着又担心自己做的错事会被祖宗骂,但是接下来什么都没有。

    他有几分愧疚,也决定要做的更好,天幕不是说他宠信李广吗?他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还有武备松弛的现象,朱祐也决定要好好改善,他不满足于中兴局面,他也想像老祖宗一样缔造出一个盛世,属于大明的第二个盛世。

    想到那个场景,朱祐激动地咳嗦起来,朝臣立即紧张兮兮地盯着他。

    康熙心一沉,割让土地确实是千古之罪,然而这样的情况他们大清未来也会有。

    【除了唐朝皇帝遗传病风疾,并没有史书记载明朝皇帝有遗传病,也不知为什么明朝皇室早逝的人很多,朱祐也是如此,在1505年四月二十九不适,到五月初九就已经病危,七日病逝,年仅三十六岁,在位十八年[5]。】

    【在《皇明纪略》中记载是因为患热病之后吃瓜而死,热病常见与现在的流行性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一点的像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6]。真可惜,这样一个明君早早去世了,他去世之后几位的是他的儿子朱厚照,为明武宗,他当然也有称呼,被称为纨绔子弟,当然身为皇上的他可是纨绔子弟第一名。】

    【说他是明君但他行事荒唐,说他是昏君但他又能平叛乱,和李隆基还不一样,李隆基是前期明君后期昏君,而朱厚照则是反复无常,时好时坏。】

    各个朝代负责记载的人认真记下天幕说的热病,偷偷地想,如果天幕能说出治疗办法就好了。

    嬴政挑眉,来了兴致,一个皇帝怎么会如此反复无常?莫不是年纪太小?

    也对,他父亲英年早逝,按照后世的说法,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孩子正是爱玩的年纪。不过都当皇帝,怎可如此儿戏。

    扶苏惊讶,忍不住抬头想听听这个皇帝到底做了什么能得到这样的称号。

    刘彻哼了一声
第(1/2)节
推荐书籍:快穿(H才是王道)床上热床下冷,霸总卧室出逃记初唐峥嵘权王溺宠:狂傲王妃野又撩年代文之走无常一桶江山[重生]漂亮女友的暴露经历从零开始的大学生活[综]技高一筹偏执男友安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