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第(2/3)节
大锅,里面煮着清澈见底的粥。
可是即使是这样,也挡不住灾民们希望的眼神。
黄道周和儿子来到了一个摊点,质问守摊的吏目,
“为什么你们这锅里只有这么一点米,这能让百姓吃饱?”
吏目见黄道周气度不凡,只好低声说道,
“这位大人,京师也缺粮啊,但是朝廷还是拿出军粮救济百姓。”
一听到朝廷居然拿出军粮救济百姓,可见真的缺粮。黄道周顿时感动不已,朝廷能体恤百姓,也不枉自己对大明忠心耿耿。
这时只见不远处有吏目大声喊道,
“会修房子的男人,每人一天三顿饱饭,四十文钱,要干的马上排队报名。”
灾民们顿时激动起来,赶忙前来排队。
黄道周不由对身边的吏目说道,
“这待遇还是颇丰啊,这是哪里要用人啊。”
吏目虽然不认识黄道周,但还是尊敬的说到,
“那是李适大人的建工集团,在京师内修房子,整修街道,已经在城外召集了一万有余的工人。”
黄道周点点头,这一万余人,那就是一万个家庭。不仅本人可以吃饱饭,还能有工钱,拿来救济妻儿父老,这个李适还不错。
“李适大人是?”
见这人居然不认识李适大人,吏目顿时狐疑了起来,不客气的说道,
“你是哪里来的,居然不认识李适大人。”
黄道周不由哈哈大笑,
“老夫是詹事府少詹事,刚从福建老家而来。”
吏目一听,马上又恢复了尊敬,
“原来是少詹事老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李适大人是兵部左侍郎兼京营提督。”
黄道周点点头,自己好久没有关注朝廷的消息,只知道自己的好友黄景昉现在是内阁大臣,对朝廷的格局完全不知道。
不过看起来我大明好像还是有救!
于是黄道周也不再问话,带着儿子往城门而去。
第157章 京师附近的灾民
最近京师附近聚集了大量的灾民,数量高达数万,全是从中原地区逃难而来的。
崇祯当即召集重臣朝会商议。
“诸位爱卿,据五城兵马司报,现在京师附近聚集了大量来自河南的灾民,数量高达数万。而且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正在往北而来。”
“此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听到这首辅周延儒当即低下了头,户部尚书李侍问也赶紧低下了头。
新任内阁辅臣钱谦益这是第一次参加朝会,见状不由感到奇怪。
不过自诩作为大明的柱石,中兴大明的能臣的钱谦益不由对几人心生鄙夷。
于是钱谦益当即站出身来,
“陛下,臣认为应该派五城兵马司约束灾民,就地安置。还有便是朝廷应该迅速拿出粮草,救济百姓。”
崇祯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户部还能拿出多少粮食?”
户部尚书李侍问赶紧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
“陛下,太仓粮已不足一月储备,实在拿不出粮食。若是再动太仓粮,京师便可能断粮。”
崇祯还没有说话,钱谦益就叫出声来,
“什么?太仓粮可是朝廷储备粮,连太仓粮都快告罄了,李侍问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户部尚书李侍问无语的看着钱谦益,你踏马知道什么情况吗?
“今年中原地区歉收,收入不及往年三成,松锦之战和开封之围,供应军队开销消耗了天量的储备粮。”
钱谦益又问道,
“既然太仓了空虚,为何不向江南地区买粮。”
李侍问再次无语的看向钱谦益,终于知道古人何不食肉糜的来意了,但是也只能说道,
“今年户部存银就没有过十万两,现在账上只有一万两,官员们的下月俸禄都不知道怎么发?”
钱谦益再次惊叫出声,
“什么?存银也没有!”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