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节

第(3/4)节
日常出行便已能达到一日千里……

    那他们的战争又该有多么的快!

    李世民神色严肃了起来。

    宋朝,最激动的人却是赵光义。

    他先前便对后世的各类车辆都颇感兴趣,如今知晓竟然还有更快的车,顿时心驰神往,恨不能亲眼睹之、亲身乘坐。

    “真不知那是何神物啊!”赵光义对埋头批阅奏折的赵匡胤感叹,又为自家兄长的平淡而奇异,“官家为何不奇?”

    赵匡胤只笑了笑:“如此神物不得朕所用,又何必惊奇?何况林小娘子必会带吾等领略那动车之神奇,稍安勿躁便是。”

    作为与李世民一般戎马半生的皇帝,赵匡胤也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脑中也将这时速估计了一遍,却格外冷静:就是辽人的骑兵也达不到这样的急速,他们连林小娘子的三轮车都造不出来,何谈如此神物?

    既然无法肖想,也不必激动了。

    他的心就像渐渐熄灭的蜂窝煤——蜂窝煤倒很好!

    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却震惊地想:“林姑娘竟然还嫌这动车时间太长?”

    若是给咱一辆动车,咱从南京出发攻打北元,朝发夕至,咱甚至能追着北元打过那罗刹国的都城去!

    朱棣更眼馋那飞机了:“爹,因为后世乘风而起的飞机比那动车还更快!您没听天灵灵地林林姑娘说嘛,她觉着一连坐六个时辰的车太辛苦,回头要坐飞机回家呢!”

    朱元璋听了不由嘀嘀咕咕:“实在娇气。”

    六个时辰又什么好抱怨的!咱一路乞讨的时候,可是凭着一双脚从凤阳一路走到山东!而且每到一处都是饿殍遍野,他不仅连个能落脚的地儿都没有,还忍饥挨饿,好不容易在皇觉寺落脚,黄河却又决了堤!

    元廷征调了数万民夫挖河道,却不给民夫吃饭,累死了人就地掩埋,民怨沸腾,起义的星火瞬间燎原。

    看到那么多民不聊生的痛苦,当时年轻的朱元璋也会感到胆寒与心戚,因此他的梦想就是能一辈子当安生的和尚,谁知他收到了汤和邀请他一块儿造反的信。

    朱元璋本来也不想去造反,谁知,不知哪个该死的秃驴去元人的官府告发了他,他不得不跟着汤和起义,又是一路颠沛流离、生死难料。

    就是当了皇帝,他也不忘过往,时时放在心里。

    这才对林菱出个门坐车都嫌累挑三拣四。

    “小姑娘啊,这日子够好了!得好生珍惜才是啊!”

    朱元璋忍不住对着仙迹一顿唠叨。

    清,乾隆朝。

    “若能造这样一车辆,朕南巡岂不格外便捷?”

    虽然他已成了太上皇,但乾隆却还想着那江南美景,两眼闪闪发亮,招招手命贴身太监把工部侍郎叫来。他心中想着,不求做得如后世那般快捷,便是能得后世一两分,也好啊!

    这时,林菱放好行李,已经举着手机上了私家车。

    这下历朝历代的人才终于知道这小铁车里头长得什么样子。

    清朝,康熙津津有味地分析道:“这马车不错,还分前后两进,前头……哦,那估摸是马夫的位置,马夫边上还有个小座,想来若带着奴才,便可坐在车把式旁边,也好指个路。这跟咱们马车前头那车辕差不离。”

    他倒没有像晚清那位著名的太后似的,不许驾车的司机坐在她前头,也没生出要求司机必须得跪着开车的心思。

    毕竟不论是哪朝哪代的马车,人家马夫不都坐在前头么?马夫坐在车辕上的时候,也不是跪着的啊?

    “不过后世这车造得好,能遮风挡雨,还把奴才们的座也包进去了,对奴才们也真好……”他想起有一年木兰秋弥,下了大雨,车马陷于途,连他的御驾都叫大风大雨糟蹋得漏了水,狼狈不堪,果然没有这铁车结实。

    要不他叫造办处也打一辆铁马车试试?

    康熙思来想去,又觉着后人这小铁车也有点缺陷:“这车好似没有朕的马车宽敞?或是他们也有宽敞的,只不过今儿没见……”

    车里头是有点窄小。皇帝们都不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第(3/4)节
推荐书籍:妹控日常种出一个灵气复苏绝对进化落花娇一直快穿一直爽忘忧一幕钟情思春期玄明教传奇(H)与女警官的特殊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