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节

第(2/3)节
里都用的山泉水,不交水费,所以导致直播间网友误会,于是解释道:

    【之前我说我们家用山泉水,不是代表我们村里还没通自来水,我的意思是我们这水源特别好,我们周围山上流进村子的河流就有好几条,还有好几个水电站呢,所以日常用水也是水管接进来的,很干净。】

    【明摄宗:怎么接进来呢?】

    林菱没认真想,她飞快做菜,随口说道:

    【我母鸡啊!反正村里集资建了个水厂,搭了个很高的水塔,然后在地下布水管,水厂造了个大水泵把水往每家输水啊,我记得我爷爷说过,当初也就是集资建水厂的时候每家每户出了点钱,后来用水都不怎么收钱了,而且自来水还有啥好问的,不是每家都有啊。】

    水厂?水泵?水塔?水管?水电站???

    诸朝古人们大多数都没弄明白林菱在说什么,唯有少数例外:

    比如,宋朝。

    沈括举目望向远处。

    在他居住之所不远处正好有一条河,河边耸立着一只竹制的大水车,有许多妇人聚集在水车附近抬水、浣衣。

    他好像……

    有点明白了林菱究竟在说什么。

    是水力……也是水利。

    作者有话要说:

    注:

    张居正二十岁第一次考进士落榜,很多年后给儿子张懋修的一封信里反思道:

    “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意思大概是,第一次考科举的时候天天看课外书,忽视了八股文的本业,导致落榜。后来他就知道在八股文上努力下了专研功夫,就考上了。

    然后以此激励自己儿子。

    不知道为啥,查资料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深深感觉到了张居正作为天才的那种凡尔赛。

    多少人毕生不论怎么苦读都无法考取的进士(比如张居正他爹考了一辈子,连举人都没考上),在他眼中就是“多多复习一下八股文”就好了,还将这种学习经验传授给儿子23333张懋修可能心想:谢谢老爸你无用的经验,可我不是天才啊!!

    古人:主播你好,你糊窗户的纱好高级!请问什么材质?绫罗还是绸缎……

    林菱:人造聚酯纤维古人:啥?

    林菱:塑料啊!塑料!!

    第36章 出门去

    ◎蜂窝煤与高速公路◎

    不仅仅是沈括,甚至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墨家子弟、以及三国时空的诸葛亮都因林菱含糊不清的几句话得到了一些灵感。

    他们虽不知林菱口中能将水输送到每一户人家的水泵是何物,但利用水力,诸葛亮很有心得!

    此时此刻,他已经造出了“孔明车”,也就是广泛流传于世、在中华大地上使用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水车。

    诸葛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架设水车汲引水流,很快就解决了蜀汉农田灌溉的问题。因此他不由思索了起来:若以水车为动源,再以用竹管相通,能否将水引入千家万户呢?

    宋朝,绍圣元年。

    真正对仙迹说的自来水更为震惊的是因“讥讽先朝”被贬惠州的苏轼!

    是的,他又被贬了。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刚刚收到了广州知州的一封求助信。之前他被贬途中,路过广州,广州的推官仰慕他的文才与学识,特意陪他游白云山,因此苏轼也与广州当地的官吏甚为熟悉。

    今日仙迹展示自来水之前,他正好收到了广州知州王敏仲焦急万分、派人快马送来的信——广州突发瘟疫,横死多人!

    苏轼曾在黄州治理瘟疫有功,收到信后,他就想起在广州时就发现当地百姓都饮用水塘里的水,不仅苦咸,还浑浊不堪,他又与罗浮道道士多方探讨,判断是广州百姓饮水有问题。

    因此他正在回信里建议广州知州召集民夫将山上楠竹砍下打通
第(2/3)节
推荐书籍:泡妞低手都市绿帽英雄传(第七部)名流美容院之冯俊浩 他里的她才女主播-刘盈秀穆桂英征南北大第一美女校花之死男人们太爱我了我能怎么办?(NPH)青诡纪事母玩雪岭江畔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