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节

第(3/4)节
人的自建房还是比较正常的,和我家差不多,大多是三四层这样子。】

    噢,是大户人家,那就不奇怪……还是很奇怪啊!

    刘邦想到自己登基时连四匹同色的马都凑不齐,他自己也没住过三四层高的宫殿啊!不由酸溜溜道:“后世竟如此豪富。”

    【用户1658790:我酸了,闽闽就是有钱啊。】

    林菱眨眨眼:

    【不是的,是我们这边宗族观念比较强,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嘛,在古时候我们这边很穷的,没听说南蛮么?没错,就是我们。后来为了生存,大家都出海打拼,挣了钱的族人就会回家乡盖房子、修路建桥、帮扶其他的族人,当然,也有衣锦还乡之意。】

    张居正默默点头:他先前想得不错,林姑娘果然是闽人,只不过后世变化实在太大了……大明时期的八闽之地,还属于“烟瘴之地”,是发配流放犯人的第二选择,首选自然是更为崇山峻岭、道路难行的烟瘴之地广西……

    【其实我们这里最豪华的不是我们的民房,是我们的宗祠!我们村子里百分之八十都姓林,等会我们会经过林氏宗祠,你们就会知道,我们的祠堂才是最牛的。】

    说着三轮车果然驶过了一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装饰得金碧辉煌恍若宫殿的建筑前面,大门前那泥金描绘的巨大牌匾上面果然写着“陇西林氏”。

    “陇西林氏?”李世民惊讶道,“陇西林氏的后裔怎会举族到岭南定居?”

    在隋唐,陇西林氏可不算大族,而是“李氏十三望,陇西为首”,天下李姓都以“陇西李”为荣。大唐皇族祖籍陇西,这可是龙兴之地!不到万不得已,怎会有人弃祖地而南下?

    “衣冠南渡!”房玄龄缓缓吐出四个字。

    李世民犹如被惊雷炸醒。

    晋末天下大乱,中原大族纷纷举族南逃。但记忆中,大多士族都随司马氏到建康(南京),怎会一路逃到岭南?难不成之后还会有生出比晋末更大的乱子,让士族不得不迁徙到崇山峻岭的岭南才能活命吗?是啊,仙迹曾说大唐安史之乱,安西军五十年等都不来援军,朝廷无能,想必天下山河也支离破碎了。

    李世民的面色又再次渐渐沉寂下来。

    而早已知晓中原曾有过三次规模巨大的“衣冠南渡”(晋末“永嘉衣冠南渡”、唐安史之乱后的“唐衣冠南渡”、北宋灭亡“建炎衣冠南渡)的明清,就对此很淡定了。

    “天灵灵地林林姑娘果然是士族之后。”朱棣望着那恢宏气派的宗祠建筑,道,“光听她先前说得,我还以为她真是平头百姓呢。”

    朱标摇摇头:“不,或许能够历经数百年、上千年无数次战乱还能够繁衍生息至后世的家族,只怕祖上皆是士族之后,平民百姓早已……”

    真正的老百姓们在战乱中哪有什么自保能力?仙迹中远处曾一闪而过几座破败倒塌的巨大灰黄色土楼,那分明是带着箭洞的坞堡模样!

    赵匡胤也注意到了那几座老房子,对赵光义感慨道:“林姑娘的先祖哪怕迁徙到此处也过得不容易啊!她的先祖一定拼尽全力才能在此地保全族人,也只有一整个家族团结起来才能抵抗战祸、天灾、土匪、野兽……所以林姑娘才会说,他们时至今日宗族观念依旧极为昌盛,出海打拼的族人都会回乡建设家乡,这或许便是代代相承、刻在他们血脉里的生存之道……”

    同样已出现了“福建”这个地名的清朝,康熙与张居正一般,先前虽知道林菱是闽人,却也以为她乃富户豪强,却也没想到闽地如今能繁华到这份上,故而震惊不已——好哇,那个成天爱给他送芒果的闽浙总督,可不是这么说的!他可是天天叫苦叫屈叫穷,说闽地田地稀少、道路艰险,天天跟朕要银子!

    他关注点还有点歪,正举起单片西洋眼镜仔细地端详仙迹中出现的那恢宏宗祠上头覆盖的屋瓦:这宗祠气派归气派,但怎么用的黄琉璃瓦?还在门口摆大石狮子!这不是僭越么!

    后世的皇帝和朝廷不管吗?康熙心里莫名还有点不高兴。

    而在雍正年间,雍正帝语调寻常平缓与怡亲王讨论着:“原来是陇西林氏……只怕是唐安史之乱后
第(3/4)节
推荐书籍:我爱上了搓澡师傅王小明传奇港区赛车女郎们的淫乱性爱-被指挥官肏成专属肉便器八零后重生日常五等分的纯爱我的美母苏雅琴惑灯之蛾夜行告白(1V1校园)反派死于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