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节

第(1/3)节
    戚玦心头一紧,将烛台的烛插对准那人的命门,那人却侧身一闪,轻灵避开。

    这时候她才看清,眼前这人个子还没她高,约摸十三四岁,分明是个小少年的身量,头戴的笠帽在他眉目间留下一片阴影,却并不影响他灵活的动作。

    即便如此,此人敌友不明,形迹可疑,戚玦不敢心存侥幸,一招一式皆冲着他性命而去。

    可此人很是奇怪,分明身手过人,却只是着急躲避,并不反击,似乎……无心取她性命。

    就在戚玦分神的须臾,那少年抓住了她的手臂,正好命中刚包扎好的伤口。

    戚玦吃痛地叫了声,小少年察觉了她身上的伤,反脚踢飞了她手中烛台,一把将她推开了几步,而后趁机翻窗逃走。

    漆黑空洞的窗外,此刻只余虫声寂寂,那少年似沉入水中的石子儿,除了烛影被带起轻微的摇晃,再寻不见半点波澜。

    此时,她的目光落在那少年方才站过的地方。

    弯腰捡起一条五彩绳编作的玩意儿,很是精美,末尾还坠着玉珠儿,似乎是个戴着保平安用的……长命缕?

    她蹙眉:这似乎是他落下的东西。

    可他是谁?

    难道……这是她嫡母或宁婉娴派来的人?

    若是如此,那他踏夜而来,只是鬼鬼祟祟地翻棺材,又是为什么?

    戚玦收好长命缕后,决定去看看死得正酣的那位。

    棺材之中的人叫宁恒,与她爹年纪相当,长着一张活得不怎么甘心,死得也不太甘心的脸。

    这人是宁婉娴的父亲,也是她爹戚卓的同窗旧友,早年在外头做官,只不过犯了事,妻女被发卖,自己也被流放了西北。

    戚卓念及情谊,便将他妻女的身契买了下来,安顿在戚家。

    再后来,直到一个月前,新帝登基,宁恒才被特赦,发还原籍,这才得以在戚家同妻女团聚。

    只不过西北苦寒,他早已经熬废了身子,日日汤药伺候,却终于还是在昨日咽了气,并且还因为她不小心撞翻了从厨房端着药匆匆回屋的宁婉娴,这条命就被算在了她头上。

    戚玦翻动着宁恒,想看看刚才那个小少年到底想做什么。

    蓦地,她瞳孔一缩,飞快扒开了宁恒的领口——脖子上竟有掐痕!

    她心底登时警铃大作:宁恒的死不是因为急病,更不是因为她打翻的一碗药!

    正在她打算继续翻看时,耳边突然闪过一阵细微的动静。

    她迅速将自己藏到了白幡后,透过缝隙一看,竟又是个蒙面黑衣人!

    今天什么鬼日子?

    戚玦虽有些功夫在身上,但毕竟瘦弱,方才若非那个少年人无心杀她,只怕她早死了。

    且这个黑衣人看着要比刚才那个高大不少,俨然成年男子的模样。

    更何况她今天别的没有,新新旧旧的伤不知道添了多少,她手上的伤方才被那么一抓更严重了,血丝丝透出来,现在还疼得发麻,她岂敢妄动?

    不出所料,这人也直奔宁恒的棺材而去。

    奇也怪哉,这宁恒的骨头是金子做的不成?怎么一个两个都是奔着他来的?

    没想到,那黑衣人竟端起个烛台直接丢进了棺材!

    登时,大火翻涌,带着股令人作呕的枯焦味。

    作罢这些,黑衣人才转身翻窗离去。

    偏厅的大门早就上了锁,待黑衣人一走,戚玦便直奔后窗,却发现窗户竟然已经被从外头锁死。

    那人方才定是已经察觉到她的存在了!

    不止如此,且这黑衣人如此着急前来毁尸灭迹,那他一定和宁恒的死有关……自己这是莫名替人担了罪名。

    天将破晓,灵堂外,人影重重,已然有人被这里的大火引来了,大声呼喝着救火,门却迟迟不开。

    那大火燎着周遭的供桌和经幡烧了起来,伴宁恒风光大葬……可她才不想陪葬。

    戚玦捂紧了口鼻,捡回那烛台,一下下砸在门上,试图把门砸开。

    这样的动作挣开了她包扎好的伤口,血丝丝缕缕溢了出来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