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生存狂!

第(2/5)节
一个装甲箱子埋在地底下当避难所。装甲地窖内设有空气循环系统和自主发电设备,并且在里边储藏了足够几年用的食物和水,保证即便在核污染环境下还能活几年。事实上这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食物和水都会过期,所以要定期更新这些东西,搞不好一年还有哪么几个月要吃罐头过活免得浪费。

    为了避免几年都吃罐头,很多生存狂还有溶液没培养装置,用来生产蔬菜补充维生素。生存狂的地窖除了结实以外,还要尽量隐蔽,所有通风口和出口都要精心伪装好,免得被敌军、恐怖分子、外星人或者僵尸恐龙什么的把老窝端了。除了藏好之外,生存狂也有斗争的准备,他们会在地窖里边藏了不少武器,被击毙的那位老兄不就是这样吗?什么刀子?那是切割工具,根本不算武器。生存狂要求的武器必须是大威力的,因为敌人不一定是人类也许是僵尸。所以美军现役的小口径步枪不是生存狂的首选,生存狂普遍喜欢用苏联的ak47系列或者美军装备的m-14中口径步枪。中口径步枪的好处是除了用来防身之外,等外面相对安全的时候还能用来打猎改善伙食。除了步枪之外,生存狂一般都会有霰弹枪用来近距离防身,在电影中这是打僵尸的利器,近距离一枪消灭一只僵尸。手枪当然也是必不可少,不过根据生存狂偏爱大口径的习惯,一般要点四五口径手枪才够派头。至于机枪或者狙击步枪,只要条件许可,当然是多多益善。除了枪之外,爆炸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导火索在骨灰级的生存狂地窖里边少不了。

    以前美国警察搜查某生存狂住所的时候还抄出了迫击炮、榴弹炮一类的大杀器,当然这种东西在生存狂中也是非主流的。生存狂一般都有强大的无线电电台,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通讯而是为了在地底下避难的时候了解外面的情况,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手机、电话、互联网什么的肯定都没了,唯一还存在的就是短波通信。只要打开电台就能知道外面的情况到底如何,如果说什么信号都没有,那说明地球上人类大部分都完蛋了,这不正是生存狂们日夜为之准备的状态吗?要准备这些成本是在所难免的,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要购置齐全生存狂的装甲地窖中所有装备和物资,最少要20万美元。穷光蛋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生存狂的。

    主题电影生存狂在美国虽然是非主流人群,美国电影却似乎特别青睐生存狂的主题,几乎每年都能看到一两部。比如去年上映的《我是传奇》就是个典型的生存狂电影,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主角是纽约最后一个人类,其他的市民都变成僵尸了。他天天就住在装甲保护的寓所内,跟一只狗相依为命。这是典型的生存狂状态。

    除了这个之外,生化危机等僵尸肆虐地球的片子也是标准的生存狂电影。还有一部当今大红大紫的马特达蒙早期主演的生存狂喜剧电影,内地流传不光,港台翻译为《男人三十憨居居》大陆翻译为超时空宠爱,片中讲述主角(bstfromthepast)的父母为美国国防部专家,冷战期间自己家地下有个核避难所,一次空难主角父母误以为核战爆发,躲入避难所。30年后主角已经30岁,被派到地面去探查核污染情况,搞出很多笑料。片中对于核避难所的描述深得生存狂的精髓。

    现在美国热播的电视剧《迷失》,其中一个主角也是典型的生存狂。此人遭遇一次意外后下肢瘫痪,终日坐在轮椅上。但是身残志不改,仍然坚持生存狂的理念要去澳洲打猎锻炼自己。飞机坠机在荒岛后,主角居然恢复正常。从行李里边拿出装备帮助难友在荒岛生存,也算修得正果。

    文化影响美国生存狂文化受基督教影响甚大。基督教义中的末世情节是生存狂的精神来源,从生存狂的成分而言也多是美国传统白人家庭,有色人种少数族裔少见。由于美国社会高度发达,即便普通市民的生存意识也远远高于我国,青少年从小能接触野外生存探险的培训还有诸多童子军一类的生存训练组织存在。自然对于生存问题格外重视,笔者认识一位美国华裔警察,刚到美国的时候感觉美国很乱,每天晚上都有警笛声嘶鸣。但是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却了解婴儿窒息和老人忽然昏厥是自然想象无法避免,没有警笛嘶鸣反而不正常。其后更投身警界工作
第(2/5)节
推荐书籍:天魔图初恋那些事家族俱乐部大学校园里的那些事榨汁机每天睁眼醒都被男神压他床上看上你朋友了驯狼(人外 弃犬 1v1h)非洲往事离婚后成了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