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悬
第(7/8)节
凡治小凡。”
“找找你们身边有没有比这还魂珠更有灵性的东西?”我说道。
“你要这么干什么?”鬼三开始腾出一只手在身上摸了起来“这个,我上次在湘西一个商朝老墓里倒腾回来的,还没有出手。”
“我看你是没有摸清这东西的底价吧。”我接过来。
拿在手里的东西散发着淡淡的银光,原来是个吊坠。我有些惊讶,凭我的感觉竟然摸不出它的质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是玉石,也不是金属。鬼三见我愣着脑袋瓜子,在一边偷着笑。
“怎么样,没有摸出来吧?”看鬼三的样子,多半是在嘲笑我。他没有摸出来的东西,我怎么能摸出来。
不管了,我将吊坠慢慢往尸体的嘴巴边凑着。奇迹发生了,果然是真的!灵能克灵,还魂珠慢慢地动了,在尸体嘴中不安分地动了起来,翻滚着。尸体就像活了一下,嘴巴一个劲地张大着,无奈这位先人的嘴巴真的好小,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就在我要绝望的时候,还魂珠一闪,剧烈地翻滚着,似乎受到了什么惊吓似的。我的手也感觉一个劲地往尸体嘴边送着。
“拉稳尸体。”我喊道。
麻大一听我发话,赶过来,接替我扶着的尸体。尸体的嘴巴终于开始撕裂了,撕出了很大的口子,还魂珠立即从尸体嘴巴里吐了出来。鬼三早从包里取出一把石灰撒在还魂珠上。我知道鬼三一定早知道如何克制了,只不过想把这个问题交给我。倒是麻大的确不是装出来的,看见还魂珠一出来,立马放了尸体,尸体“咚”的一声倒回棺材里。
“这样虐待美女,你就不怕诈尸?”我说道。
“美女,嘿嘿。”鬼三冲我笑了笑,说道“大侄子,你也相信这里面躺着的是个女人了吧。”
“唔,我信。”我说道。
我指着地上的还魂珠,这颗从尸体嘴里吐出来的珠子已经将主人的身份告诉我了,我又怎么能不信呢。
“谁啊?”麻大很感兴趣地问道。
“一个苦命的女人。”鬼三说道。
我默认地点了点头,接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黑皮本子来。这个本子不是我爷爷送我的那本无名奇书,而是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从各个渠道了解、打探而来的东西。我翻了几页,眼睛停在一片黑压压的文字上,我开始读了起来。
清东陵坐落于河北省遵化马兰峪境内,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占地二千五百平方公里。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中心,南北长约一百二十五公里,东西宽约二十公里。由五座帝陵、四座后陵、五座妃园寝、一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等帝王和慈安、慈禧(定东陵)等后妃。整个陵区以孝陵为中心,诸陵分列两侧,其玉石殿陛,画栋雕梁,宏伟而壮丽。从陵区最南面的石牌坊到孝陵宝顶,这条长约五公里的神道上,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大红门、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恩恩门、祾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肃穆典雅,雄伟壮观。乾隆的裕陵是一座雕刻艺术宝库。陵中除地面外,无论四壁和柱都砌以花岗石,上面雕满了各种图案。主要有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五方佛、五供、八宝以及用梵文和藏文镌刻的数万字的佛经咒语。所有这些雕刻,线条清晰流畅,形象逼真,尽管图案繁多,但安排得有主有从,浑然一体,独具匠心。慈禧太后的陵墓也很有特色。其祾恩殿四周的石栏杆上雕刻着龙凤呈祥、水浪浮云的图案。殿前的陛石采用透雕手法,龙在下、凤在上,构成一幅龙凤戏珠的画面,犹如真龙真凤在彩云间飞翔舞动,堪称石雕中的杰作。
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帝葬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
“孝陵”顺治皇帝的陵墓,传说顺治晚年退位到五台山出家为僧,故陵墓为一空冢。事实上,顺治死后为火葬,遵循着满洲人的传统习俗。但此后清朝各帝,均放弃了火葬,改为汉族的土葬。所以,顺治墓中埋葬着的是顺治的骨灰,而且基本上没有陪葬物。正因为这种种传说,这座没有宝藏的陵墓,在二百年后清东陵的一系列浩劫中,竟一次次躲过了盗墓者的洗劫而安然无恙,成为清东
第(7/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