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三城之行
第(2/7)节
正在给马钉铁掌的一个大男孩旁边,那个拿小刀的孩子把冰淇淋一切为二,将其中的一半递给了满手泥污的同伴。之后,他们几个就开始用木勺挖着冰淇淋,好像在品尝世间美味似的。
我微笑着说:“这不是很好吗?”
玛丽安根本就不往车窗外看,她敷衍地答应道:“什么?”
我又给她指了指那几个正在挖食冰淇淋的男孩子。
她这才漫不经心地朝车窗外瞥了一眼,冲我做了个鬼脸,说道:“天气太冷了,他们不该吃冰淇淋。”说完之后,她就把手中的空汽水瓶子送给了我。
我也喝光了桔子汽水,顺手把两个空瓶子扔到了门旁的大木盒子里。然后,我又递给为我们汽车加油的那个年轻人一美元,告诉他不用找零了。他喜出望外,似乎从来没有人这样慷慨过,也许在这样一个地方,真的没有人曾经这样做过。
我们的那辆“切维”车又摇摇晃晃地开始了乡间公路的旅程。大概又开出一百英里左右,我和玛丽安谁都没有开过口,我们之间有了小小的不愉快。一路上,她总是喋喋不休地谈论着她自己,她的进军好莱坞的理想当我试图向她描述出眼前的乡村景色或是感叹一下乡村宁静生活的魁力时,她总是不耐烦地打断我,说什么“他们不过是一群乡巴佬罢了,内森”她这样轻蔑的口吻使我听起来觉得很不舒服,于是我们两个人就谁也不肯开口了。
傍晚时分,我又在一家名叫“双橡树”的咖啡馆前停下了车,这次是为了吃晚饭。“双橡树”咖啡馆正巧位于十字路口处,其中的一个路口是通往“无岩瀑布”的,我们一会儿就要从那边转上伊利诺斯州三号高速公路。
咖啡馆里的生意不错,我和玛丽安不得不坐在吧台前面品尝我们的乡间晚餐,很显然,这使得玛丽安觉得很不自在。她也不喜欢那名为我们服务的希腊人,不过最让她不开心的就是那名女厨师,她是一个年轻活泼的女孩,在她走过来向我们征询意见的时候,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后来,当我们回到车上的时候,玛丽安愤愤地说道:“小荡妇!”
我笑着耸耸肩说:“别这样,她看起来很可爱,而且她做草莓馅饼的手艺的确相当不错。”
“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乡下丫头罢了。”
“普通并没有什么不好啊?”我笑着打趣道。
玛丽安并没有笑,她冷冷地说:“普通并没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你自己那双不安分的眼睛。”
这一次,玛丽安是真的生气了,在到达三城之前,她再没和我说过一句话。
我们沿着莫兰抵达了洛克艾兰,在那里耸立着一座通向达文波特的“公主大桥”“公主大桥”横跨密西西比河,是一座两侧修有铁索和大坝的黑色钢铁桥梁。在河岸的一侧是铁路和工厂,洛克艾兰兵工厂也位于其中。工厂中间的居民区看起来没有任何特色,要么是一副毫无生气的样子,要么是走满了满身疲惫的下班工人。在穿过高高的钢架桥时,我减缓了车速。桥下的密西西比河水流奔涌澎湃,就像头顶深远的天空一样充满了阴郁的力量。
驶过了“公主大桥”我们向左转弯,进入了达文波特镇。在我看来,达文波特镇的商业区根本不值得一提,它的规模很小,就像是一个即将在下个月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巨型展品。镇中心的最高建筑是一座二十层的“棕榈果”大楼,在大楼的顶上有一个八角形的钟塔,钟塔的顶端是一个手表形状的售标灯,这为这幢平庸的大厦增色不少。对于那些从未到过芝加哥的人来说,三城就是一座大都市了。玛丽安以前曾向我说过,达文波特是伊利诺斯州的第三大城市,大约有六万多居民,有五、六个街区全都是商店和酒店。这在那些成年累月耕种的农民们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足称得上是一座大都市。
在玛丽安的指点下,我开车驶上了小山的哈里森大街,然后又往左转进入了繁密的居民区。耸峙在悬崖上的哥特式大楼使得山脚下的三城黯然失色,这里密布着高耸的居民楼,与我们一路途经的农庄相比,这些哥特式的大楼的确别有一番气象。
我们的目的地并不是这样的一幢高楼,但它却也透露出现代都市的气
第(2/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