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197节

第(2/3)节
结束了。

    容貌过关,气质过关,之后便是问话。郝如月问得和蔼可亲,两个姑娘答得自然从容,全都是落落大方的谈吐。

    谈吐项打勾。

    除了谈吐,几问几答间信息量巨大。郝如月得知两个姑娘全都饱读诗书,并非只会看账本的那种闺秀。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标配,石氏的字写得特别好,在京城贵女圈十分有名,伊尔根觉罗氏会打马球,也算圈中翘楚。

    十几年没有大选,上三旗符合条件的闺秀可真不少,难为皇上能做到对症下药。

    历史如何,郝如月管不着,至少现阶段这两个儿媳让她很满意。

    皇上把海选都走完了,她少不得也要出些力气,做好最后的衔接。

    衔接第一步,相看。

    郝如月是穿越者,但凡结亲总希望两情相悦,生怕搞出怨偶,更怕结出苦果。

    太子见过石氏,无异议,并且表示会接受皇上在亲事方面的任何安排。

    “让你韬光养晦,没让你变成爸宝男。”太子对自己的亲事浑不在意,让郝如月有些生气。

    太子小时候犯错,郝如月批评他,还会顾忌自己是后妈,不能深说。

    可能太子长大之后的若干表现,让她觉得安心,有时候说话会自然地带些情绪出来。

    比如她现在生气了。

    太子第一次听说“爸宝男”这个名词,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但意外地听懂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他意外的,最让他意外的是,额娘开始训他了。

    不是温言细语地讲道理,也不是各种明示暗示,而是带着情绪地训斥。

    有什么话就直白地讲出来,不用任何技巧,就像平时训小六和小七那样。

    是不是意味着,在额娘心里,他与小六、小七一样了。

    他想跟她们一样,很想。

    所以太子被训了,反而笑起来,那笑容明媚到晃眼:“额娘别生气,我是真觉得石氏还可以,是个良配。”

    从大选的风声传出来,詹事府众人就提醒过他,储君的亲事自己做不得住,得听皇上的,由皇上指婚。

    太子跟郝如月一样,对康熙的审美很放心。他知道汗阿玛的指婚肯定会有倾向性,但容貌普通心智普通空有出身的姑娘多半入不了汗阿玛的眼。

    反正都是陌生的姑娘,也由不得他自己选,不如丢开手去做别的更有意义的事。

    时隔多少年,郝如月再一次感受到了太子异于常人的冷静。

    所有人都说太子的性子随了皇上,很多时候郝如月也是这样认为。太子少年早慧,有城府,谋定后动,做事之前喜欢权衡利弊都像极了皇上。

    不一样的是,皇上是热的,而太子是冷的。

    做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比较,如果原主当年遇到的是太子,而不是皇上,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后来那么多事。

    不会有堆绣山的海誓山盟,也不会有所谓的盛心庵,太子会在权衡利弊之后,完全放下自己喜欢的人,听从长辈的意见,娶一个合适的皇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前朝。

    太子比皇上更冷静,更懂得取舍,也更能忍受孤寡。

    仿佛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料,也更容易成为一代圣主明君。

    “保成,你当真不想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吗?”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郝如月忽然不生气了,只是有些好奇。

    太子认真想了一会儿,反问:“额娘有喜欢的人吗?”

    郝如月:“……”

    太子朝左右看看,忽然放轻了声音:“我曾听人说起,说额娘对汗阿玛一见钟情,为此差点出家当尼姑。可从我记事起,额娘对汗阿玛总是淡淡的,生下小六小七之后才改观。如果这也叫一见钟情的话,我觉得并不难,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

    到底还是自己影响了太子。

    郝如月觉得自己又犯了一个为人父母常犯的错误,那就是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偏偏要求孩子做到。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容貌像谁,或者性情像谁,都是完全独立的。

第(2/3)节
推荐书籍:歧途(高干)私宠:婚前试爱和一个两家少妇的激情岁月我和情人们的故事(全)穿进情色系统的色情女高顶级博弈静海旖旎(校园高H)平城奇缘心甘情愿做前女友的绿帽奴小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