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章

第(1/2)节
    六一节过后,成片成片的麦子成熟了,人们都在为收割麦子而劳作着,特别是万隆村一线,地处秦岭北麓,收割小麦的时间是提前的,真正是分秒必争,因为,这里风头高,日光强,稍有怠慢颗粒将会散落,或是碰到连阴雨,会生出芽子来。所以,这里的人们绝不会错过收割的极好时机,他们要在麦子成熟的当儿,尽快把麦子抢收回去。另外,传统的收割方式已被现代化机械所取代,收割麦子的经纪人随之产生。这些经纪人,在外调运收割机,为村民介绍收割机,从中收取服务费。一般情况下,各地的经纪人都是县经纪人协会的会员,万隆村也是一样,在何佳旺的鼓励下,村委会委员张牢娃成了收割期间的经纪人。然而,不巧的是小麦收割机非常缺,万隆村一线,只有一辆收割机,因之,张牢娃自然成了一位走红人,他白天有人寻,晚上有人找,还有跟在身后不走的,就是希望能排上队,提早将麦子收回。

    是啊!自从有了小麦收割机后,那个传统的镰割式收麦方法似乎已成为过去,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在当今的农村已经展现。小麦收割机的特点是快、便捷,割进机体的是麦秆、麦穗,出来的是小麦颗粒,不用盘场,不用拉运,不用肩扛,一切都很省事。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全村的小麦只收回了十分之一,加之,白天的日头晒,夜里的南风吹,人们心急如焚。怎么办?村主任何佳旺派人了,于是,张牢娃领了二组的组长李向军去了九十里以外的邻县,寻找收割机。还好,张牢娃、李向军一下车,就发现了,街头停放着一辆崭新的,于是,两人赶了上去。

    “师傅,准备到哪里去?”张牢娃很客气地问,同时给收割机的机主递了支烟。

    “没个地方,走到哪儿到哪儿。”机主回答。

    “我们那里的麦全黄了,地亩亩大得很。”张牢娃说。

    “你们是哪里的。”那位机主问。

    “吉土县南寨乡万隆村的。”张牢娃回答。

    “那个地方我去过,是小麦的丰产区,只不过是路有些远,怕是到不了你们那里的。听说,路上截机子的人多。另外,收割的价钱也涨了。”机主解释道。

    “一亩地多钱?”牢娃问。

    “一天一个价,昨天50元,今天估计就是60元。”机主说。二组的组长李向军听后,咋了咋舌,立即向张牢娃暗示,价太高,因为,家里的那辆机子,收一亩麦才0个元。怎么办?还是张牢娃果断,60元就60元吧!收麦子要紧。于是,他与机主达成了协议,带上机子开往了返回的路上。

    六月上旬的气候,不算太热,但当头的日头却也使人难受。这个时候,张牢娃和一组组长坐在了收割机的驾驶室里,一边同司机聊着天,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光。

    “一辆收割机多少钱?”张牢娃问机主。

    “万。”机主回答。

    “还要那么多钱?”一组组长李向军说道。

    “便宜得多了,给往年,还要4万、5万呢!多亏了中央的政策好,下达了1号文件,给农机具以销售补贴,而且数额不小。虽说是万,实际上两万多一点就拿到手了。”机主回答。

    “拿现在这个收割价算,几年能把成本收回来?”张牢娃继续问。

    “碰个好天气,一个夏就回来了。你算算,一亩麦平均50元,一天割100亩,就是5000元,割上5天,不就出来了嘛!”机主的账很清楚,说得张牢娃心里痒痒的。于是,张牢娃萌生了一个念头,要购置收割机,要把万隆村的麦子全包下来,因为,5千多亩麦子啊!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收割机在乡间大道上行驶着,偶尔也碰见一两台收割机在地里运作。忽然,前方的路面上出现了十几个村民,他们一字儿排了个长队,挡在了路上,眼见得机子离他们越来越近,但他们就是不离。此时的张牢娃看傻了眼,示意司机马上刹车,然而,司机却有意加快了油门,说时迟,那时快,那些人害怕了,刹那间裂开了一个口子,收割机冲了过去。

    大约又行进了半个小时,路面上横放了一根约0公分粗的长木头,挡住了收割机前行的路,收割机只好停了下来。然而,当
第(1/2)节
推荐书籍:她的梨涡深深妈妈用蜜穴锁着你(禁子出门)华山论剑第六轮:东邪(住家艇)小姐、丫鬟与我未来太子妃失忆了换妻,3p,4p分享战舰少女同人 你喜欢我 我也喜欢你[柯南同人] 柯学与检察官和解了【咒术回战】乙女黑化向短篇集谁家打野搞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