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仙芝之死
第(2/3)节
职。
监察御史和蕲州刺史大家都知道,但是右神策军押牙是个什么官呢!右神策军是禁军,而押牙则是其中的一个小头目,职位虽然不高,但是在禁军任职这是一个荣耀,也算是一种宠信。
反正是挂个虚职,实职是个州刺史,所以王仙芝很高兴,闹腾了这么久,拿个脑袋拼杀终于换了一个好出身。
但是很明显王仙芝没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识,而且缺乏作为带头大哥的那种自觉和义气。
朝廷招安,除了他之外,再没有封其余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官。这让剩下的那些弟兄们情何以堪!
于是黄巢不愿意了,当着大家的面,将王仙芝狠揍了一顿,又拿出兄弟大义说事,王仙芝不好意思,又看见自己的这些弟兄对自己都有点怨言,众怒难犯。这也是一个狠人,当即拒绝了朝廷的委任状,然后派人将蕲州剽掠一番。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黄巢和王仙芝之间出现了裂痕,王仙芝知道这样下去早晚要出事,还不如分了算了。
于是王仙芝带着三千人留在荆襄一带继续打游击,黄巢带着两千人北上山东闹腾了。
没有了王仙芝的压制,黄巢的才能被充分的表现了出来。乾符四年公元877年,春天,黄巢攻下郓州杀死了当初一开始就镇压他们这支叛军的天平军节度薛崇。随后攻下忻州、海州。
而与此同时,王仙芝攻下了鄂州,还派大将尚让北上进入中原。
但是到了四月间,尚让北上战事不利,被官军围困嵖岈山,而黄巢就在这附近,只好向黄巢求救,不管怎么说,都是曾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虽然现在分家了,但是黄巢还是比较够意思的二话不说派兵就来了,帮助尚让固守嵖岈山。
听说黄巢来了,官军也二话不说,撤走了,随后王仙芝也接到消息来救援尚让,巧合的和黄巢再次合兵一处。
随后大军进攻宋州,先是平卢、宣武、忠武三镇节度前来救援,但是被黄巢打败,随后义军包围宋州城,将曾经在忻州城下大败王仙芝和黄巢的宋威围困在了城中。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砀山县距离宋州城不过百里,所以我们的主角,朱温和他的二哥朱存听说义军来了之后,一商量,一拍大腿一咬牙,拿了刀箭就来投义军了。这在当时只能算是一件极小极小而且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是后来却是有着书写历史的影响力。
不久之后,颍州刺史张自勉带军七千前来救援,大败义军,斩杀两千,义军败走。
此后黄巢和王仙芝继续分兵,黄巢在江南混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中原,转战千里,实力再次迅速增强。而朱温在这件事中得到的唯一的好处就是作战英勇变成了一个队正,手下管着几十个人,大小是个官了。
至于王仙芝在江南闹腾了一段时间,但是闹得不算大,再加上之前有过“投诚”的前科,所以朝廷就把他当做了义军中的一个短板,于是招讨副使太监杨复光又开始劝降战略,然后把重兵对准黄巢。
王仙芝这一次可能真的是不想这样到处漂泊流窜了。于是同意了招降,就让他的军师尚君长等人和杨复光讨论细节,眼看着大唐的一大心腹之患就这么化为了乌有,这可是一个大功劳,这让平卢节度使宋威心中不平衡了,于是半路上劫走了尚君长等人,说是他自己俘获的。
这个宋威真的算是无节操,无底线了,当然也可能无耻惯了。但是杨复光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到手的功劳就这么没了呢!
于是向朝廷上表说尚君长他们是来投降的,宋威那个无耻的家伙把他们劫走了,然后说是自己俘获的。
后来朝廷彻查此事,不过这所谓的彻查不过是个笑话罢了,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尚君长等人被斩杀在狗脊岭。
噩耗传来,王仙芝大怒,这一下算是绝了投降的念头了,同年十二月转战江陵。但是遭到大败,在江陵烧杀抢掠一阵这才离去。
可能王仙芝最近时运不太好,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正月初六,距离他在江陵被打败不过是才四五天的时间,再次被招讨副使曾元裕大败,这一次可谓是伤筋动骨了,王仙芝大军被灭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