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旧时王谢 第32节

第(2/4)节
间王导、庾亮之事,当时读史不细,只注意到王导维护庾亮,说出“元规若来,我就回乌衣巷做布衣百姓,没什么可怕的”,平息了挑起荆扬矛盾的谗言,安定时局,留下“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的名言。

    此时此刻,身处其中,她才意识到陶称的行为背后还有与庾亮争权的私心,而王导看似顾全大局的回应背后,也毫不客气地给庾亮在荆州掌权安插了一根钉子,让他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王琅记得后来写《颜氏家训》的颜之推写《冤魂志》,还特意收录了这个故事。

    因为庾亮隐忍几年之后,陶称大意地只带了两百人去拜见庾亮,庾亮见机会难得,当即对陶称问罪收捕,并先斩后奏,不请诏书直接处死陶称,唯恐拖延生变。

    陶侃对庾亮有恩,庾亮却杀害他的后人,江左士庶大多觉得陶称冤屈。巧的是陶称死后次年一月,庾亮自己病逝,于是江左民间传说庾亮是遭受报应而死,被颜之推收录进《冤魂志》,为陶称抱冤。

    然而认真推究起来,事件里的每个人都有私心,最后造成这样的后果,没有一个人无辜。

    她心里知道东晋的政坛就是这么黑暗,即使被称为中兴名相的王导、有经邦安国之心的庾亮尚且如此,余者更不足论。王悦仁孝友爱,清俭淡泊,宛若神仙中人,却天天陷身于这些污浊事之间,劳心伤神,心力交瘁。

    她一时也不免产生几分倦怠厌世之心,又害怕王允之为她担心,勉强打起精神,如常回道:“丞相所虑,诚然周全。”

    此后生活按部就班,与原定计划没有不同,只有王琅自己知道她的内心已经受到一定影响,不复以往轻盈锐进,纯粹无杂念。

    直到乘车抵达吏部尚书谢裒家门前,她的心情还没有完全调整正常,神色里也难免隐含一丝恹恹。

    司南将她的名刺递给门房,言明要找谢家三郎,门后微微骚动,随即从只开一道小缝取名刺变为双门大开,也不请她下车,而是直接请车驶入府内。

    她是第一次登门拜访,身上也因为刚刚服阕,还没有被授予官职,理论上要找人引见,或是在门外等候主人传见,然而琅邪王琅的名刺足够在公卿府邸通行无阻,谢家的仆人拿不准她的来意,一面派人飞快找谢安报信,一面将她请到一间单独的花厅等候,奉上待客茶果。

    王琅略有些无聊,又不想思考,凝视着茶汤上的热气走神。

    谢家的仆人见她目光不动,容色沉静,既担心茶汤不妥,又担心出言会打扰到她,忐忑不安地留在花厅内,等候吩咐。

    过了不知多久,木屐踏踏的声音响起,唤回了王琅的注意,她循声望去,见少年轻袍广袖翩翩步入室内,秀美如春树的身姿沐浴在灿烂天光中,面容也如被点亮,格外神采照人。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望公子见谅。”

    他语速比常人稍慢,又别含一番深厚情意,宛如在室内奏响一曲优美音乐。

    王琅脸上的恹色褪去,转而很自然地恢复了如常神色:“本是不告而来,望谢郎不嫌我失礼才是。”

    第54章所愿得偿

    王琅这趟出门,从在家晏居的夹绵襦裙换了一身玄色便服,袖口不如时下流行的宽广,更像汉魏士子着装,看上去清俊精神。

    谢安的目光先在她脸上停留,随后才注意到她的装束,黑亮的双眸略微一转,问道:“此地嘈杂,公子可愿移步至安房中?”

    王琅因为有性别之防,待客做客都往往选在厅堂敞亮地,以免落人口舌。但她想想今日之事有如快刀斩乱麻,用不了多久,便轻轻颔首:“客随主便。”

    谢安唇边泛起笑容,一路走在前方,带王琅进了一间较里侧的房室。蒙着织锦的屏风横在室内,隔开了后方床帐与前方坐榻书案。

    晋人的卧室兼具起居会客之用,作为一家之主的谢裒会客用前堂正厅,在建康随父亲住的小辈通常就在自己的卧室会客。

    设置屏风分隔床帐,大概是接到通报以后特意所为,以免她觉得受到冒犯。

    王琅扫一眼就移开视线,将目光局限在屏风前的空间,见矮榻后立了一具黑漆书架,
第(2/4)节
推荐书籍:暴风女侠之盗车王归来超人力霸王冒險記不灭元神乐于助人的同学邂逅如果我说我爱你回到过去重生之家(全)神的游戏龙帝的萌狐妖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