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第(4/5)节
这紫禁城那该多好?可自从得知太子妃重生,她的美梦真的只能是梦,如今只有胤禛登上地位才能保证一家人的平安,只有哪样自己才能不提心吊胆,可是她也非常担心,自己跟胤禛会一点点在权利地位之中迷失,争的过程有太多的心酸无奈跟怨恨,得到之后会发现以前的不满情绪,直到习惯了号令天下,他还会保留本心吗?
菀福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如今只有胤禛再次登入帝位才是唯一的出入,菀福不会管前朝的事,时间就这么过去,冬去秋来两数载。
这两年里有喜也有坏,喜的是十三他们也儿子一箩筐,爱新觉罗家的大家族越发庞大,坏的是自从皇长孙过世后,胤礽好像有些交集了,总觉得没有皇长孙,自己在康熙心里一落千丈,杯弓蛇影看事情都不能准确,比如一件很小的事,如果康熙做的跟以前一样稍微不一样,胤礽就会怀疑康熙没有以前重视他,胤礽整个人都变得有些彷徨。
胤礽越是想得到康熙的认可,偏偏越是做什么错什么,反而惹得康熙对他的不满越来越大,而快十岁的福美福佑,完全成长为好少年,福美依旧是学霸,打击的那些哥哥弟弟无处发泄,福佑依旧是半吊子,俩人都好的只有洋文方面。
别人只是沾沾自喜福佑不如他们,而康熙却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康熙有时候考他们时,福佑有时会答错,康熙就会单独留下他,别人都在幸灾乐祸,谁又知道这所谓的教训是别有洞天?康熙对他的学问是十分满意,当年他在他这个岁数也就如此,随着福佑的年纪越来越大,康熙偶尔会跟他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国事甚至人生。
福佑对国事的见解,让康熙错愕,他的聪慧,他的仁爱,不无不让康熙欢喜,虽然提出的意见还有很多不足,但那颗仁心他看见了,只是慢慢他也发现了,这孩子心太软太善,压根不追求权利地位,十分知足,这让康熙微微蹙眉,别说皇帝,哪怕是一位有雄心的都不会如此,这孩子才华仁心都够了,虽然不够成熟,但只要磨砺一下,绝对不会差,但是这雄心,可不是磨砺就有的,要的是他这份自觉,再说帝王不能太过仁慈。
康熙被自个的想法吓了一跳,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福佑的要求竟然变得如此了?可不得不说孙子辈中福佑是最优秀的,能屈能伸不在乎名利,这是好也是坏,好的是这样的人,将来遇见多大的逆境也能坚强不倒,坏就坏在这样的人,不会有进取心,太过仁慈对于帝王而言就是致命伤。
康熙想着一手带大的孩子,在看看孙子,康熙心里十分复杂,现在谈这些都为之过早了,康熙让福佑下去了,福佑并不知道康熙内心的纠结,他没觉得现在有什么不好,也没想过将来要坐康熙那个位置,祖孙俩的脑电波不再一个层次。
然而康熙对福佑好,让胤礽他们心慌起来,胤礽是康熙一手带大的,自然也了解他,如果一个孙子着实差的让他三番五次的批评,还能让他继续的话,那只代表实事不是那样,别人可能不知道,他不会不知道,如果皇阿玛真的不喜欢一个人,是绝对不会去在意他的好坏,皇阿玛那么在意福佑,那就证明他在皇阿玛心里的不同,这份不同都快超越他那早夭的儿子,胤礽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
☆、第四十四章
胤礽的忧心,索额图明珠也察觉到,俩人以前是康熙的得力大臣,这几十年来,他们能在康熙眼前位极人臣还坐稳这个位子,没点本事那绝对不可能,揣测圣意也是门功课,俩人如今已经多少能揣测到,起码皇上对福佑绝对是不同的。
索额图跟胤礽提及时,胤礽剑眉紧皱,索额图就明白他跟自己所想一样,明珠跟大阿哥提及此时,大阿哥觉得有些怀疑,“会不会是你太多心了?”胤褆总觉得不太可能,每次福佑表现的怎么样,他们都看见,他还无意之中看见过一次皇阿玛训斥福佑,那可是半点情面都没讲。
“王爷绝对不是臣多心,您想想之前武功的事,要不是他自己最后表现出来,再睡谁眼里他不是一直靠着姐姐保护柔弱弟弟?”才学想要隐瞒那就更加简单了。
“如果你说的是对的,那么他为何要隐瞒?老四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个如此优秀的儿子,他为何藏的那么深,深的让人觉得他就是
第(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