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第(3/4)节
嫩,还向莲娘打听你可曾娶妻,想着要将女儿嫁与你呢,竟是这样一位薄情郎,唉。”
两人互相调侃了一阵,张铭便告辞了。
秦游回到他与莲娘的屋内,将张铭要向他们托付一位年长丫鬟的事情大致说了说,许莲娘手上钱多人多,自无不可,又听说张铭肯替这女人出嫁妆,更觉方便,就将此事应承下了。
范家、许家、以及秦家的附属霍家共三家,最终拔得了头筹。不过,这笔生意,因为张铭和许桓设下的“抢钱”套子,这三家,纳证金最多的范家出了一百万两,许家势大,又专精布料生意,无人敢与它争锋,连金银带细软也缴了八十万两,倒是负责贩粮的,因为江南水田分散,一时里也找不出能独占鳌头的大粮商,被霍家联合了其余几个中等粮商捡了个便宜。
许桓此行任务完成的漂亮,回京后就得升官儿了,他自入吏部做主事至今,一直升的飞快,直逼太宗时期的魏参政,好在他长的周正,又颇自恋的蓄了须,看着老成,才未有人揣摩他与皇上的关系。在燕京坊间看来,皇上本人长的可比这许通政使好多了。
不过,即便如此,他又将升官的消息逋一从京城传开,弹劾他的折子也雪片似的飞到了徐澈的御书房,他随手挑了几本置于案头,就交代了身边的大内总管冯笙,将其余的一把火俱烧了。
他要先让许桓站住了脚跟,才能将张铭扶起来,所以,下一步棋,该动一动了。
“启禀皇上,百花楼宫人来报,若贵人要发动了。”
冯笙一边替徐澈研磨铺纸,一边轻描淡写的报了一声。
他令内务府将若云肚子里的孩子报早了一个月,这样一算时间,早产了两个月。
徐澈手里细羊毫略一停,“多让几个太医去看看,着他们替朕将大的保住了。”
冯笙心一惊,“嗻。”
“朕该去合德宫看看母后了。”
隆冬,青田港。
青田港是张铭考察的最后一港,许桓因着弹劾他的折子已经多如牛毛,火烧火燎般的先行一步,回燕京述职去了,张铭孤身一人,指点着这里的船匠建商船,顺带录了一本名册,预备着新建战舰时能派上用场。
这块儿算是他的专业范畴,又无人盯着他,船匠们都是勉强糊口的老实人,相处起来非常的适意。
张铭挑了几种漆作对比,有些他只在书上见过,不懂其中的特别之处,正在请教有经验的老船匠。
“大人有所不知,这几种是海禁时好不容易传下来的方子,海水发咸,说是寻常的船只下海捕鱼不用这些个涂底便容易坏,这是老一辈的方子,我留在身边一直派不上用场,不过是图个念想才留下来,得用不得用,我也不清楚。”
张铭会意的点点头,捞起一些闻了闻又放回去,又道:“老人家,请你用这些漆涂在一块板子上,我好带回京里去,若是合适,请将方子也重写一份。”
“是,这好办。大人,你不日就要回京,我们几个老伙计想请你吃顿全鱼宴,”老船匠看张铭面露不解,“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婆娘们在家里做的,眼下出不得海,但寻常的江鲜还是有些的。我们几位看你和那个小伙计日日宿在船上,跟着我们一块儿白面儿泡水吃,就是再穷也拉不下这个脸面了。”
周芹在一旁帮人搬木材,听说了有鱼吃,眼睛都闪闪发亮。
张铭听这老船匠说话诚心诚意,他虽不想吃老百姓的东西,但也大为感动,便道:“白面儿泡水已经不错了。倒是我多日未饮酒,对上回在你家喝到的那个小米酒念念不忘,若是便宜,请你家婶子温一壶,就让那个傻小子去买点下酒菜,和你们几位喝一顿。”
“酒有!酒有!”老船匠哈哈大笑。
张铭喝了一通老酒,眼神也温和下来,几位请他喝酒的船匠一直因他来此考察惴惴不安,眼下逮着机会,便伺机问道:“小张大人,你来我们青田港考察,也不宴请也不收礼,天天的往船上跑,究竟是来作甚的?”
张铭含糊道:“嘿嘿,你们有所不知,大人我……咳咳,大人我啊,想着让咱们大周解了海禁,将水寇倭寇杀个片甲不留,好让你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