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第(4/5)节
撇嘴,换了马车之后,垫着软乎乎的垫子,才舒服的叹了口气。
距离到燕京,还有半个月了。
☆、第71章燕京
路上晕的狠了,张铭坐马车时亦提不起精神,好在沿途俱是麦田庄子,也没错过什么惊人的景致。
眼前就是燕京了,只见一片高耸的城墙,墙楼上立着诸多巡视的守卫,
在阿良的搀扶下,他晕乎乎的下了车,琳娘面上戴了浅色的斗笠,立在他身侧。城外便有驿站,马车夫与他们不熟,不愿送他们进城,便驾车走了。
燕京城戒备森严,出去无妨,进去则需要证明,或是有官印或是有居住凭证,本地人士腰间会挂一块褐木小牌子,上面镌了名字及发放铭牌的官府印信。
张铭这一众人属于外来人口,他无官印,只能托人作保。好在张鉴一早将证书连同补缺文书寄给了他,张铭从行囊里拿出一封薄薄的文书,递给了城门口的盘查官兵。
近日太子行将大婚,对外来人口的盘查比以往更严,那守卫接了文书,眼里闪过一丝不耐烦,不过京师的守卫素质自然比清河县的守卫高出许多,他翻看了许久,对张铭道:“你拖家带口的这么十余人,全要进去,我一时做不了主,这信上虽有张侍郎所签的姓名,我也不识真伪,且稍安勿躁,我替你等去寻了长官作鉴定。”
张铭预先知道了此地规矩,虽然今次遇到的情形比他预想的还严苛些,也不至于动肝火,他冲着守卫点了点头,就招呼了琳娘等说道:“咱们找个荫庇处暂且等待一会儿。”
他们亦从家里带来了些器具,其中就有藤编的小矮凳,不过只有两张,张铭就让琳娘及青青坐下了,自己则和小厮丫鬟等一同立着。
那守卫去了许久仍未回来,这期间进城的倒有两三家。张铭忍不住轻轻皱了眉头。过不多时,又有浩浩荡荡的十余人坐了马车过来,车夫对着守卫出示了一块小木牌,就对着车轴猛抽了一鞭子,得意洋洋的瞥了张铭这角落一眼,吆喝了一声:“麻利些,里面坐着的可是大人物,耽搁了我们老爷夫人的行程,你们担待不起。”
守卫看了看小木牌,阿谀道:“小的不知是大人进京述职,快请进去吧。”连马车的帘子亦未翻上一翻,就放了行。
一溜儿三辆马车,俱快速的进了城门,沿途扬起了一堆尘土,琳娘及青青坐的矮,张铭就往她们面前走了一步,背对着尘土,做了个现成的挡风板。
等到日头逐渐上来,众人脸色皆不太好,先前的那守卫才急冲冲的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位管事打扮的人,守卫先对张铭道了声歉:“劳您等了许久,我也是公事公办,对不住了。”
张铭点了点头,看周围人耳目正盯着一顶华美的八抬轿子,就从袖子里的暗袋中拿了两粒小银锭,塞进了守卫手中。守卫知道自己欺负了张铭,再接到他这钱,就觉得十分烫手,何况边上还有张侍郎家的大管事正盯着,这一下他冷汗就下来了。
张铭笑了一声:“守卫大哥你做事公正,是百姓的福气。”
被他这样一捧,守卫脸色就半红半白,压低声音道了句:“好说好说。”说着退回了一锭银子,将另一粒往自己腰间一塞,就归了原位。
张铭这才转过身对那管事行礼。这位管事年事已高,胖乎乎的,他眯了眯眼睛对张铭道:“我乃张兰,是张家的大管事之一,老爷吩咐由我领着你们去住所,铭少、三爷,此地不宜久留,请吧。”任谁看了张铭的嫩脸都不能将他和张鉴联系成一辈,这管事亦不能免俗,好在张鉴这一辈的男丁极少,因此岁数虽小,张铭在族谱中也排到了第三,便有了铭三爷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号。
张兰带来了许多帮手,帮他们先行将东西搬去了乾宁街上的住所,张铭将小厮及丫鬟等也打发了去帮忙,他在箱子上一早就贴了封条,不怕有不长眼的人偷东西。
这样行李先行,张铭便轻松了许多。
张兰看出他有心逛一逛燕京,便劝道:“府里虽已经置办了许多东西,但也不知三爷您属意些什么东西,夫人小姐所用的东西亦有不少因着怕出纰漏,未曾采买,不如先行往府里去看看?”
第(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