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9节

第(1/1)节
    第六章

    1三种形象的说法是朱维铮先生提出的。

    2三种意见的说法是钱穆先生提出的。

    3见《三国志·关羽传》。

    4请参看胡适《〈三国志演义〉序》。

    5请参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6见《三国志·陆逊传》及裴松之注引《吴录》。

    7见《三国志·邓芝传》。

    8以上见《三国志·吴主传》。

    9见《三国志·邓芝传》。

    10见《三国志·吴主传》。

    11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12见《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13以下涉及刘备事,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先主传》。

    14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15见《三国志》之《鲁肃传》、《吕蒙传》。

    16据说当时曹丕眺望长江说:“彼有人焉,未可图也。”见《三国志·吴主传》。

    17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18见《三国志·简雍传》。

    19见《三国志·黄权传》。

    20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所谓“五虎上将”其实只有这四人。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马超为威侯,黄忠为刚侯,也没有赵云。后来由于姜维等人打抱不平,赵云才在第二年被追谥为顺平侯。

    21请参看田余庆先生《孙吴建国的道路》一文。

    2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诸葛亮《后出师表》。此文正史不载,文集不录,学者多疑为伪作,但仍可代表诸葛亮的思想。

    23范文澜《中国通史》说,曹操在北方,诸葛亮在蜀国,都“革去了一些东汉的恶政”。田余庆《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一文则说,曹操“去浮华、清吏治、抑豪强”,与袁绍形成鲜明的对比,只有诸葛亮“可以同他比拟”。这实在是史家之笃论。

    24建安八年,曹操因战马踏进麦田,便割下头发以示受罚,事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25见《三国志》之《法正传》、《彭羕传》。

    26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评语称:“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则称:“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27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裴松之注引《袁子》。

    28见《三国志·蒋琬传》。

    29把《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称为“张道陵的徒弟,吕洞宾的师兄”,是曹聚仁先生的说法,见曹聚仁《〈三国演义〉史事的真实性》。

    30见《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边让传》、《资治通鉴》卷六十一。

    31陈宫为曹操谋得兖州牧一事,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世语》。

    32见《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33见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后记

    1见《三国志》之《典韦传》、《郭嘉传》,及裴松之注引《傅子》。

    2见胡适《〈三国志演义〉序》。

    3见鲁迅《随感录三十九》。

    4详请参看拙撰《〈三国演义〉的“性之病”》一文,原载2010年7月22日《南方周末》。

    书香门第【白鹰魅影】整理

    附:【本作,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1/1)节
推荐书籍:[综英美]完全追蝠手册在友情综艺里对朋友“一见钟情”内宅二三事(女主男奴,np,sm)固宠宫女异世生存指南(人外)吾喵归处那几年在珠海做普工(新篇)你是我的奴隶主黑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