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节

第(1/2)节
    个说法,都是受班固的影响。《汉书·西域传》在记录这份诏书时,班固是这样表述的:“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

    这就是“悔悟之诏”的来历。

    此传班固的赞语则说:“(汉武帝)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这就是“哀痛之诏”的来历。

    也就是说,班固也没有称之为“罪己之诏”。

    那么,“罪己”的说法有依据吗?

    有。因为据说汉武帝曾说过这样的话: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这当然是罪己了。如果“轮台诏”里有这段话,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罪己诏”。

    可惜不是。

    据《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这段话是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汉武帝封禅泰山后的口谕,既非轮台,亦非诏书,怎么能称为“轮台罪己诏”呢?

    何况就连这段话,也来历不明。遍查《汉书》,并无记

    载,仅见于《资治通鉴》。那么请问,司马光的根据在哪里?

    一个宋代的人,怎么知道连班固都不知道的事呢?

    请博览群书者有以教我。

    注释

    (第一章)

    1本卷所言汉武帝事,除另有注释者外,均见《史记·孝武本纪》、《汉书·武帝纪》。

    2西汉前几任皇帝依次是:高帝刘邦,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但一般不将前后少帝计算在内。

    3秦二世胡亥继位时二十岁,卒年二十四岁。

    4刘盈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汉书·惠帝纪》。

    5见《史记·留侯世家》。

    6《史记》等书述汉惠帝、吕太后故事多不可靠,早已由吕思勉先生指出,请参看吕思勉《秦汉史》。

    7田生即云“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见《史记·荆燕世家》。

    8司马光曾说,刘邦最终不立如意,是因为“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见《资治通鉴》卷十二。

    9见《史记·曹相国世家》。

    10见《史记·高祖本纪》。

    11关于刘章的想法,《史记·吕太后本纪》称“恐见诛”(害怕受到株连),《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则称“因立齐王为帝”。

    12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13本段论述亦请参看吕思勉《秦汉史》。

    14见《史记·吴王濞列传》。

    15此盟除见于《史记》之《吕太后本纪》外,亦见于《绛侯周勃世家》。绛侯世家其文曰: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16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17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8见《史记·高祖本纪》。

    19请参看吕思勉《秦汉史》。

    20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21高祖所封十王,荆王刘贾战死,故地改封吴王刘濞。赵王如意被毒死,其地改属吕禄。梁王刘恢被气死,其地改属吕产。淮阳王刘友被饿死,其地改属刘。燕王刘建病死,其地改属吕通。齐王刘肥病死,子襄继位。所余者,高祖四子代王刘恒,七子淮南王刘长,四弟楚王刘交,侄儿吴王刘濞。

    22见《史记·外戚世家》。

    23西汉十一帝,有庙号者五人:高帝刘邦,庙号高祖;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武帝刘彻,庙号世宗;宣帝刘询,庙号中宗;元帝刘,庙号高宗。

    24见《史记·孝文本纪》、《汉书·文帝纪》。

    25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6见《汉书·贾谊传》。

    27本节所据,如无另注,均分见《史记》之《袁盎晁错列传》和《吴王濞列传》。

    28见《汉书·爰盎晁错传》。

    29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第(1/2)节
推荐书籍:猪乐园-续写主播不死五行令(第五部)还罪 GL渔女赶海发家记献祭女友【西幻】棕榈叶花满楼非典型例外淫魔大哥浪弟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