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第(3/5)节
的,用不着她操心。若是不是,那个登徒子是淑妃娘娘的侄子。淑妃在宫里的根基,不是叶明惜一个昭仪能比的。孙氏到底不是她的生母,不能为她像为叶明惜那般考虑。万一她和定威侯府的亲事出了什么差错,没准儿孙氏就真的把她嫁给了那个登徒子。虽然淑妃的娘家不一定愿意要她这个不能承嗣的媳妇,不过,她若是没了,再娶一个就是了。
叶明珠继续安心待嫁,没过多久,京城便出了一件大事。原来是张家的那个七郎,喝醉了酒,当街闹事。还把自己和戚云有染的事情都漏了出来。
不过,众人倒是没怎么议论这件事。因为另外一件事情,将这件事压了下来。众人的注意力都跑到另外一件事情上了。那便是淑妃娘娘的娘家倒台了。
叶明珠虽然被那个登徒子给调戏了,却没当回事。叶明珠本就不是地道的古人,那个登徒子才说了两句话,就不知道怎么的晕了过去。想着自己嫁人以后,也是处在闺阁,自然不会再碰到那个人了,叶明珠因此便没放在心上。却没想到,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淑妃娘娘的娘家人就被御史参了一本。又过了半个月,淑妃娘娘的娘家就彻底倒台了。
淑妃娘娘的娘家算不得多么显赫,只不过,淑妃娘娘是宫里的老人了,位份高,又有皇子傍身。而淑妃娘娘的娘家人也仗着淑妃娘娘的名头做了不少事。淑妃娘娘的娘家错处太多了,只不过众人都碍着淑妃娘娘的面子没有说什么。只不过,这一次,淑妃娘娘的娘家犯了大事了。具体是什么大事,不是叶明珠能够知道的。
如今,淑妃娘娘的娘家倒台了,宫里面的平衡也就被打破了。也不知道会对叶明惜有没有影响,想到这里,叶明珠又为处在深宫失去自由的叶明惜叹气。也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觉得做皇帝的女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离叶明珠及笄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便也离叶明珠的婚期越来越近了。虽然叶明珠觉得自己不过是换个地方养身子,可是她却多出了一个夫君。两世都未谈恋爱,就这么嫁人了,真的太不真实了。况且,她那时也就刚满十五岁,这么早就那什么真的好吗?还好她不需要没成年就生孩子。嗯……根据她的身体状况,估计这辈子也不敢有孩子。想到这里,叶明珠只能叹气。随即想到没有孩子,她日后便不用为自己的女儿孙女操心了,便也觉得是一种幸福。在古代这个女子地位低下的时代要女儿还不如不要,免得她跟自己受一样的苦。
☆、第84章成亲
叶明珠坐上花轿,整个人还晕乎乎的。
就这么出嫁了?怎么都觉得不真实。她才刚刚及笄半个月。
说起来,想要来参加叶明珠及笄礼的倒是不少,都是冲着安国公府和定威侯府的名头来的。叶明珠不愿意盖过嫡姐的风头,更不愿意风头太盛给自己招惹是非。虽然安国公府和定威侯府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然而叶明珠还是无法全身心地信赖自己的夫家和娘家。
叶明珠的身体不好,因此及笄礼的仪式都简化了。孙氏也怕叶明珠在及笄礼的时候出些状况,比如晕倒了什么的。因此,孙氏也就顺着叶明珠的意思,只请了相熟的几家人。
让叶明珠意外的是,担任正宾的是静陈郡主。静陈郡主的生母是已故去的安云大长公主的女儿,父亲是中山王。中山王是先帝的弟弟,早年征战落下暗伤在自己的封地安度晚年。中山王虽然被分封出去,却几极受皇室的尊敬。若非中山王不愿意留在京中,京中定然有他的一席之地。而中山王也是唯一一个待在自己封地,却被允许不传召便回京的王爷。而静陈郡主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早年随父亲上战场,虽为女子,却立下过不少战功。
静陈郡主及笄以后,便选了自己父王的部下结为了夫妻。静陈郡主的夫君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立下不少战功,然而,却受了伤,年纪轻轻的时候便瘫倒在了床上。静陈郡主并没有仗着父亲的疼爱与自己的夫君和离,反而和自己的父王母妃还有夫君一起放下军权,在中山王的封地生活,不再理会朝中和军中之事。静陈郡主年轻时极其风光,如今年纪大了,儿女双全,在家相夫教子,亦是极其受人尊敬。
静陈郡主已经许多年未曾来过京城了。静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