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第(2/5)节
微的恐惧很快就消失无踪。就算是行商口中会使妖法害人的巫女和妖怪,也不是见人就杀的,这一点,他不是应该比谁都明白吗?
这么想着,他放下心来,开始收拾厨间的食材。
因为要给暴虐挑剔的贵族少爷做菜,四郎就特别的用心:暴虐的人是不体惜人力的,糟蹋东西的人是不珍惜物力的。厨师必须充分的注意这些,刻意追求铺张和雕琢,才能切合他们的心意。
听说朱家曾经有厨子为了让主人满意,用烈碳来炙活鹅的脚掌,用刀割去活鸡的肝脏,就是为了满足那些永无止境的奇怪。
弱肉强食是天理,杀鸡杀鸭四郎都不反对,可是他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人会认为让食材在痛苦中死去,就能把食物的味道变得更好一些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四郎这一次做菜尤其慎重。
时人多认为鱼的腹部那一小块肉最为肥美多膏,于是四郎特意把鲶鱼的腹部肉切了下来,放进干锅里,过一会儿,鱼肉上的脂膏就融化掉,这时就可以加调味料了。这道菜唤作“自裹”,因为做菜时没有用过其他的油,全部是鱼本身融化的脂膏,所以最能够保持开河鱼鲜嫩纯净的味道。
第二道菜还是鱼,唤作鲫鱼肚儿羹。
四郎选了一条比较小的鲫鱼,破肚去肠,将鲫鱼肥软的腹部切成两片,要从鱼腹片到脊骨处,使两扇相连如蝴蝶状,将片下来的肉以葱、椒、盐、酒浸制。
再把剩下的头背等肉熬汁吊汤。熬好后捞出头背肉,用一个竹编的漏勺把两片肚子肉盛着放进鱼汤中焯熟后捞起来,待鱼肉不烫手之后,细心的夹出鱼刺后与花椒末,酱水拌匀。
在刚才熬出的鱼汤里放一把葵菜,烧沸撇净浮沫使其清如春溪。这道菜的特点是鱼肉软嫩,汤清味鲜。
四郎做菜的时候,看到厨房有个大磨盘,上面放了一个簸箕,装着些磨好了的面粉。因为要做春卷,就想过去取用。他刚走到磨边,却被一旁炮制乌驴肉的吴娘子眼明手快地拦了下来。
“这面粉里头长了虫子,可不能再用。”四郎一眼瞟过去,可不是吗,白白的面粉里好像有微如发丝的细白虫子在动来动去,若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过去。
四郎被吓了一跳,缩回手不敢再去碰触那只簸箩了。
因为店里食材有限,第三道菜,四郎就把葛大叔腊月间制好的腊鸭舌头摘取出来,先过水煮熟切丝,与蘑菇丁,猪肉丁同炒。
之后把红萝卜去皮挖空,填入馅料,装满,雕刻成柿子形状,加盖,用线扎好,入锅红烧。这样的菜色,体现的就是做菜人的工序繁杂,讲究少而精致,所以四郎做的不多,统共在盘子里摆了八个“小柿子”而已。
葛大叔在一旁看得直咂舌:“哎哟,怎么一条鱼只取一个肚子,萝卜又为何非要浪费人力雕成柿子?这些龟儿子在家里天天都要这样吃饭么?那怎么养得起哟。”
四郎笑了:“人家可不像我们,吃的就是这个排场。况且,如今已经是很不讲究了,他们在家里的时候,只怕这样的东西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吧?”
驴头和驴皮在灶间蒸好了,葛大叔和吴娘子一人拿着一个泥巴球掰开洗干净,加盐、醋、椒、葱入锅重煮。
这时,那个小厮进来送茶叶,看见他们在料理驴肉,就说道:“哟,哪里来的鬼肉?做好了给我也来一碗。”当时的人把驴头称为鬼肉,有食用驴头肉辟邪的传统,名曰嚼鬼。
吴娘子赶忙应道:“诶,您放心吧,肯定给您留一碗。今日这店里的客人啊,人人有份。”
小厮习惯了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以前他都是被人欺负蔑视的那一群,如今到了这样的乡野小店里头,自觉乡下的土人是比大户人家的奴仆更低一等,所以一直要故意端个架子。小厮听了吴娘子的话,觉得自己得了奉承,心里高兴,也不嫌弃吴娘子葛大叔是乡下人了,站在厨房里和他们聊起来。
“我说,待会端出去的菜色你们可要上点心。我家公子今天心情不好。”
“可不是,一大早就听得在屋里骂人呢。”葛大叔插嘴道。
“唉,你们不知道。昨夜三个家奴卷了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