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第(2/3)节
布木布泰站起身,亲手倒了杯茶,又亲手给多尔衮捧了过去,多尔衮受宠若惊的站起来,两人手指相触,他心头便是一荡,若不是福临在场,他定会握住那双洁白柔嫩的小手。
“我不懂那些军国大事,不过,女人家的小事还是懂得一些的。”布木布泰清亮的双眸从多尔衮脸上掠过,“别的不说,就说这座皇宫里面,你要用哪个宫女太监,都要分清楚他们背后站着谁。”
布木布泰从来不主动跟他们讲宫里的事,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认真的听着。
“有这么两个宫女,原本都是有主子的,却在我当了太后后都投奔了过来。两个人干活都很细致麻利,对我也都很忠心耿耿。后来,她们原本的主子去了,一个宫女背地里伤心,暗自给原主子上了柱香,另一个,却当根本没有这件事发生一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你们说,这两个宫女我会重用谁?”
她话音刚落,福临便叫道:“第一个。毕竟是她的原主,若是她对原主一点情分都没有,对额娘怎么会忠心呢。像第二个宫女,凉薄至极,她能背主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
多尔衮当然听出了布木布泰的言下之意,或许是那杯茶的缘故,或许是她娓娓而来的语气,他的心头莫名的沉静下来:“你说的有理,这种事情也是难免的。我便放过他们一次吧,不过不可以有第二次。”
对付多尔衮,还是布木布泰比较拿手。汉臣私下祭拜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管,而是由福临私下里敲打了几句,整个事情也就这么看似风平浪静的过去了。这让幕后的指使者肃亲王豪格非常不满。
“小皇帝不懂事,多尔衮也不懂吗?真是笑话!”喝多了酒,豪格也开始口不择言起来,“他们一个弑父一个弑君,居然还能安安稳稳的做皇帝,做摄政大臣,呸!”
和他一起喝酒的一帮人不由得战战兢兢起来。豪格好歹是皇帝的哥哥,就算他再放肆无礼,性命至少是不会有问题的,而他们这些人却不一样了。
豪格没有注意到这些人的情绪,继续狠狠的往嘴里灌了一大碗酒,骂道:“皇阿玛如果立我为太子,现在天下都是大清的了!皇阿玛怎么就看不到我的好呢?小九只是会跟那个狐狸精撒娇而已……”
说着说着,豪格莫名伤感起来,往桌上一趴,呼呼大睡。陪同的几人松了一大口气,纷纷告辞离开,豪格的福晋任劳任怨的将他扶到床上,听着他嘴里喃喃的说着些“皇阿玛”“额娘”,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第二十二章
肃亲王豪格口出狂言,妄谈政事,甚至影射皇上,诋毁先皇,罪无可赦,特废为庶人。这份圣旨福临看了很久很久,终于伸出小手,拿起一旁的玉玺,稳稳的盖在了上面。
多尔衮收起圣旨,道:“我知道你对豪格有几分情谊在,可有的事情是不能以情分来决定的。”
“嗯,我知道。”福临神情有些低落。豪格教他骑马,出战回来都不忘记给他带礼物,是一个很合格的哥哥。
朝堂轰动,都被多尔衮以强硬的手段压制了下来,豪格一夜之间被打落凡尘,济尔哈朗压力陡增。范文程和多尔衮是一帮的,合起伙来孤立于他,甚至小皇帝也是一样的,对多尔衮和煦如春风,对他则是爱理不理。
同样是叔父,也不必要这么厚此薄彼吧?济尔哈朗发现自己上朝时更像个隐形人一般,心情越发不爽。可豪格倒了,他手下不少人都投靠了多尔衮,济尔哈朗做事越发的束手束脚。
朝廷上的风向冲着多尔衮一边倒,可他的野心却不仅仅在这个小小的清廷。
吴三桂送来了求和信,这对清廷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之前李自成成立大顺的时候,他们得到消息,吴三桂准备归降大顺,这让多尔衮很是烦恼,并督促祖大寿再写招降信,心里却不怎么抱希望了,又到福临面前说了一通“汉人狡诈”之类的话。当时,福临并不着急,反而安抚了他,说是吉人自有天相,吴三桂必降之类的云云。多尔衮以为他是孩子气,也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想到他居然说中了。
“皇上果然是有福之人!”多尔衮开心不已,丝毫不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把将福临抱了起来转圈圈,福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