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第(2/4)节
己一个人吃,有些不好意思的扭过头,盯着地面。
赵巧儿摸着赵宝生的头,哈哈大笑起来,“宝儿,真可爱。”
“好了,饭都凉了,吃饭吧”
“嗯,娘,这是鱼汤吗?”赵巧儿望着虽然依然很简陋但是比平常丰盛很多被的饭食,诧异的问道。
“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小心噎着。”
“嗯,娘你真好。”赵巧儿撒娇的抓着徐二娘的手。
“这么大了还撒娇像什么话。”徐二娘板着脸,只是眼睛里藏着一抹笑意。
虽然日子清苦,整天为了生计奔波,但是有这样的淳朴赤城的家人,赵巧儿觉得很幸福,在前世赵巧儿的父母都是生意人,把她一个人丢给在乡下的奶奶,偶尔难得回来只会丢一叠钱给她,在后来两个人各自在外面保养情妇和男人,对她更是不管不问。
她的童年没有母爱,更没有父爱,也没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那些对她阿谀奉承的人也不过想要从她手里拿点好处,所以她格外珍惜现在这份温暖的家庭。
往后赵巧儿就没事出去摸鱼,赶集的日子跟着二狗子去卖鱼圆,家里竟然也渐渐有了些余钱,只是徐二娘节俭,到了秋收的时候赵巧儿也没吃上一顿肉,不过能吃上饱饭晚上不饿醒,赵巧儿已经很知足了。
月份所有的稻子都成熟了,田地里一片金色的稻子,随着秋风摇摆,映着湛蓝的天空。
这一天赵巧儿一家从大早上开始就在地里隔稻子,家里只有两把镰刀,赵巧儿和赵秀秀轮流用,一个人割另一个人就捆扎,配合默契。
到了晚间,一个壮硕的人朝他们田地走了过来,赵巧儿定睛一瞧,这不是二狗子吗?
“二狗子哥!。”
二狗子腼腆的笑了笑,眼神有意无意的瞟向赵巧儿身后赵秀秀“唉!巧儿乖。”
徐二娘停下动作冷哼了一声,看了眼二狗子,“你来干吗?”
二狗子毕恭毕敬的站着笑得一脸讨好,“婶娘,我力气大,过来搭把手。”
“别乱碰,这要是伤着你,我可担待不起。”徐二娘冷着脸。
赵秀秀今年也有12岁了,她的婚事一直都是徐二娘的心头病,总想给她找个殷实点的人家,只是偏偏跟村里的二狗子对上了眼。
这二狗子家里兄弟五个,虽然家里略有家产,但是这兄弟五个一一分下去,哪里还有剩下的?赵秀秀嫁过去估计连口粥都喝不上,再加上二狗子的娘王宝凤是村里有名的悍妇,这种人家更不能嫁了。
“婶娘!这……”二狗子搔了搔头,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走!走!,这还要忙呢。”
赵秀秀朝他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就是快走,二狗子无奈,只好一步三回头的走掉了。
“姐,你小心。”赵巧儿看到赵秀秀心不在焉的把镰刀挥向自己的脚环,心惊的喊道。
徐二娘听到声音,瞧了过来,厉声骂道,“没出息死丫头!想嫁二狗子?趁早给我死了这条心。”
赵秀秀神色一暗,没有说话,只是加快了割稻子的动作。
赵巧儿一家只有两亩地,古代的稻子又种的稀薄,产量低,不到两天他们就收割完了。
忙完秋收,徐二娘就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晾萝卜叶,腌咸菜,忙得脚不着地,好在赵巧儿前世是和奶奶生活在乡下,这些东西对她来说都不陌生,也跟着徐二娘忙了起来。
进了十月份之后天气就凉爽了起来,鱼圆就更好保存,只是水凉,鱼都不好抓了,赵巧儿想着,按这情况,估计鱼圆也就卖到十月底了。
这一天赵巧儿照旧在老地方摆开摊子,和姐姐一起叫卖,来了一一个穿着红色衣衫的十来岁姑娘,“这鱼圆是你们卖的?”
“这位小姐姐,正是我们的东西。”
“我都要了,送家去吧。”红衣姑娘眼睛也不眨的拿出一把铜钱。
赵巧儿数了数整整50个铜钱,“小姐姐,不用这么多。”
红衣姑娘自得的一笑,“多的就当赏钱了。”
赵巧儿细细记下红衣姑娘说的地址,说好晚上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