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第(2/5)节
父,幸会幸会。”杨暕也略微点头示意,看来果然有些背景。
随后的几个男子都向杨暕打了招呼,杨暕了解到这些人都是标准的官二代,像什么太子太保王弘之子,太子太傅王雄之子之类的。都是一些有些过气的大臣之子,还有一些不得意的才子们。虽然是一些二世祖的人物,但也不蠢,姓杨,那么会不会与皇室有关,就算不是皇室中人,但是在京城姓杨的也没有几家,而且每一家都有很深的背景,所以他们都不敢小觑杨暕。
“我们正在行酒令,杨兄要不要参加?”酒令有多种形式,但照现在他们这个情形看来,应该是吟诗,做不出诗的就会被罚酒。
既然明面上不能得罪,但还不能让你在才华上面丢面子吗。要让明月姑娘知道我们才是最有才华的。
杨暕看了一眼阴明月,意思是让她做主。
“杨大哥你和他们呢一起交流交流吧,我去和好姐妹们聊一会。”说着,松开孕杨暕的手,向女眷的所在地走去。
“好,既然各位盛情邀请,那么我也不能少了各位的兴致。”杨暕一脸微笑。
因为人比较多,轮一圈的时间要比较久,但是杨暕成了重点照顾的对象,前面有几个轮到之后就直接喝酒,并没有作诗,都想着快点轮到杨暕,想让他出丑。
然而轮到杨暕前面就没法直接喝酒跳过了,因为刚好韦仁排在杨暕的前一位。
“好了,我来作一首诗吧,今天上元节,月亮如此圆而亮,那么我就已月为景赋诗一首吧。”说完便站起来,装模做样的来回走了两步。
“有了。鸟还夜已逼,虫飞晓尚赊。清月徒留影,兰灯空结花。”还不错,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还算应景的诗。
“好好,仁兄果然大才,我等不及也。”一群人不断地在恭维,而韦仁也沾沾自喜。
“果然不错,一个清月不仅把冬季的寒意表达出来,更把清月湖也提及了。”
“但是”就在那些人也认为杨暕在赞扬这首诗的时候,却听到他的话一转。
“你认为大冬天的去哪里找飞虫、飞鸟啊。”杨暕说得不错,大兴城的冬季特别寒冷,根本没有什么鸟虫之类的。
经杨暕这么一说,一群人尴尬不已。不是他们看不出来,只是他们都想着怎么太高韦仁已达到让杨暕出丑的目的,但是经杨暕这么一说,就成了他们没才识了。
“额~杨兄说的是,但不知杨兄高才,可否应景赋诗一首,让我等瞻仰一二。”我出丑也不让你好过,韦仁心里愤愤的想到。
“是啊,是啊,杨兄你就略作一首让我等欣赏欣赏嘛。”一群人也跟着起哄,势要看杨暕出丑。
“好吧,既然各位厚爱,那么我不做,那么就是不识抬举了。”杨暕起身,抬头仰望后又低头略微沉吟便开口道,“今天是上元节,既然韦兄作了一首诗,那么我就作词一首吧。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杨暕一词完毕,全场皆静,前人不是没有写过上元节的诗句和词,但是没有那首能比得过杨暕所作的这一首,在坐的都不是傻子,一看便知道杨暕的才情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
当然,这群人震惊,而不远处的阴明月却是欣喜不已,‘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就是写给她的吗。想到此处,不禁妙目如珠,显然动情之极。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明月姐姐,这位杨大哥,不应该是姐夫才对,是不是特意写给姐姐的呀?”小姑娘说话的声音丝毫不加掩饰,以至于凉亭中的所有人都听到了。
男的都在心里骂,女的心里都在感慨,要是自己的心上人也有这般才情就好了。
“乱说什么呢,你个小观音婢,看姐姐不好好教训你。”阴明月假装生气。
这是杨暕也走了过来。“你们在说什么,说的那么开心?”杨暕估计这首词一出,他们那些人也无兴趣再继续吟诗了,索性就不理会他们,自己走了过来。
“哇,姐夫,你好厉害呀,能不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