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第(2/5)节
道:“娃儿,不要唱了。”说着就往家走。路旁一男子喝道:“放下他,你抱他干什么!”那农妇乖乖将那小孩放下。那男子道:“娃儿,给我唱!”那小孩呢喃答道:“是,爹爹。”说着又加入孩群,跟着唱了起来。
黄裳暗叹道:“素闻燕赵民风强悍,今日所见,绝非虚传。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民风若此,可以知矣!”黄裳又思道:“民风强悍虽非坏事,但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直白地辱骂朝廷大臣,却也太没王法了!定州知州胆大妄为,不但城门不派人把守,而且任由这些百姓辱骂大臣。”黄裳想到此,驾马向定州府衙行去。
黄裳五人来到定州府衙,那定州知州却是不在。黄裳亮出皇上的御赐令牌,命众衙役速速将知州找回,众衙役忙分头寻找。等了很久,那知州仍未到来。黄裳走出府衙,看见在府衙不远,有两颗高大槐树,几名年老百姓聚在树前,燃起香烟,正向那两颗槐树叩拜。黄裳觉得诧异,上前问道:“各位老伯,你们拜这槐树却是何意?”一名百姓道:“客官有所不知,这两颗槐树乃是苏东坡苏大人载种的,苏大人来我定州做知州后,爱民如子,为我们百姓作了许多好事。虽然苏大人仙逝多年,我们仍怀念苏大人,所以我们便来拜拜这两颗槐树。”黄裳听罢,肃穆而立,向两颗槐树深鞠一躬。黄裳继续道:“老伯,蔡京蔡大人也在本地任过职,不知状况若何?”那老者道:“蔡京这个大奸臣,大贪官,比我们现在的知州还可恶,不提他也罢!”那老者说完,转过身去看着那两颗槐树,叹息道:“可惜再也没有苏大人这样的好官了。”
黄裳谢过老伯,心道:“同州为官,但在百姓心中却有如此大反差?那苏大人反对变法,而蔡大人却实施变法,变法或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为老百姓多做好事。”黄裳在槐树前停留片刻,又返回府衙。
第二卷(本卷章目调寄“青门饮”)第十七章对歌表述真情,宝塔之颠,恍若仙境(6)
更新时间:2012-1-916:21:39本章字数:2051
许久,那定州知州终于被找了回来,那知州大人醉眼朦胧,酒气熏天,见到黄裳,扑通跪倒在地,开口道:“下官不知……不知黄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望……黄大人赎罪。”那知州说完,嘻嘻笑道:“黄大人,城北翠花楼……来了……来了几个西夏女子,很有味道……是否让她们伺候伺候大人……”那知州刚刚说完,只见蔡可拔剑而出,一下削去那知州一个耳朵。那知州“啊”地一声痛叫,顿时清醒过来。
黄裳厉声道:“你可知罪?”那知州用手捂住耳朵,颤声道:“下官……何罪之有?”黄裳道:“辱骂朝廷大臣,其罪当诛。”那知州吓得连连磕头,道:“大人冤枉呀,冤枉呀大人,小人从来没有辱骂过朝廷大臣,就是再给小人一个胆,小人也不敢辱骂朝廷大臣呀。”黄裳道:“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惟定州最重。定州乃天下要冲之最,定州城门为何无人把守?”那知州颤颤道:“四座城门,我都派人把守了,估计他们……请大人放心,我定会查明是谁玩忽职守,查出后我定会严惩。”黄裳道:“玩忽职守?你不去整治军务,处理政务,却去饮酒作乐,这可是玩忽职守?”那知州道:“小人知罪,小人知罪,小人再也不敢了。”黄裳道:“此罪暂且给你记下,城中百姓辱骂朝中大臣,你为何不管?”
那知州道:“大人冤枉啊,这里的百姓都是刁民,他们不但辱骂朝廷大臣,还辱骂本官,甚至还辱骂皇上,为此我杀了不少刁民,但就算把他们都杀了,生出个娃来还是如此。”那知州接着道:“这些年来,契丹蛮子不断来我定州界内打草谷,这些刁民虽然可恶,但不用咱们官府出兵,这些刁民就把那些契丹蛮子赶跑了,所以这些年我就疏漏了这些刁民。大人放心,这次我要严查秘访,将辱骂朝廷大臣的刁民都抓起来,统统杀掉,一个也不放过。”
黄裳暗道:“这些大宋百姓都是轻生重义的好汉,稍加训练,便能成为精兵良将,真若如此,我大宋岂怕他契丹、女真?可是在这些昏官眼中,这些百姓就变成了刁民。”见那知州说要抓捕百姓,黄裳马上道:“这些百姓你就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