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八章经济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总结

第(4/5)节
会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导致经常收支恶化,总之,担心rb会进入“零增长”的经济萧条时代。

    但是,到了70年代后半期,人们逐渐发现,尽管油价上涨,在西方国家中受打击最大的rb经济却恢复得最快;尽管汇率浮动,民间企业却能在困境中顽强地恢复其活力。整个rb经济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企业素质的增强而加强了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因此,尽管在1978—1979年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1978年中期的每桶13美元暴涨到1980—1981年的每桶40美元),1981—1983年又出现了世界性经济危机,rb经济所受影响甚小。总之,rb经济走上了稳定增长的道路,其经济表现在发达国家之中实属上乘。

    随着rb的经济、科技水平日益赶上欧美,rb政府越来越感到必须加强自主的技术研究、开发,“从模仿外国技术的时代走向独创的时代”。为此,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技术立国”方针,制定了“创造科学技术推进制度”(科技厅)、“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通产省)等重要的研究开发计划,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来推动“产官学”(“产”指民间企业,“官”指政府研究机构,“学”指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然而,rb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良好的经济表现与迅速的技术进步,却带来了rb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由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rb的工业品出口持续扩大,1974—1975年的经常收支赤字到1976年转为黑字,此后出超幅度迅速扩大。特别是在日美之间,由于美国从1982年起实行高汇率政策,使日美贸易不平衡日益加剧,日美贸易摩擦接连不断,日趋激化。1985年五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在1985年9月至1988年11月的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1美元兑换23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换121日元。

    5.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1986—)

    由于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股市暴跌),加速了日元升值,于1988年达到1美元兑换122日元的水准。为了防止日元进一步升值,1987年2月rb银行将再贴现率调整到空前的低水平,即25%。这导致大量游资流向土地、股票市场,引起地价、股价的上升,而在揣摩土地、股票的价格会继续上涨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争相购入,以期取得增值效益,结果,土地、股票的价格被越炒越高,大大脱离了真实价值,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指数(rb最常用的股价指数,它是根据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的有代表性的225种股票的平均价格计算出来的)达到创记录的3891587日元。(哪年的?呵呵)

    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导致产业“资产效应”:其一,刺激了消费的膨胀,因为拥有土地、股票的人们手里的资产大幅增值,以至于感到自己顿时“阔”了起来,于是便大把大把地花钱,贵金属、宝石、绘画、名牌汽车等高价商品居然成了抢手货;其二,导致建筑、土地的交易空前活跃,金融机构则积极开展融资活动(因为作为担保的不动产价格上升),向企业、个人提供设备投资资金、住宅投资资金及消费资金;其三,在股票市场十分兴旺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伴随股票发行的筹资活动,用于设备投资与建设面向职工的福利设施。

    随着这种带有泡沫膨胀性质的“大型景气”的发展,企业日益感到人手不足,结果导致工资上升,为了防止物价跟着攀升,rb银行于1989年5月将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到325%,其后股价继续上升了一段时间,终于在1989年12月上涨到顶转为下跌。在股价首先开始下落之后,地价的上涨率也在1990年年中到顶,其后上涨减缓,至1992年转为下跌。

    地价、股价下跌导致资产紧缩效应,同时工资上升率的下降,在泡沫经济膨胀期间购入了过多的耐用消费品使家计也发生了“过剩库存”,国民的消费意识由热转冷,个人消费趋于不振,这导致了商品库存的增加,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另一方面,企业则由于利率的上升加上泡沫膨胀时期进行过度投资所带来的过剩设备问题而
第(4/5)节
推荐书籍:泊安色情女星的决定离婚才爱穿书:成为炮灰女配后她被娇养了惑君绅士的仆人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烟岚云岫(兄妹骨科1V1)军阀大佬肏她上瘾(民国1v1h 强制)我是女主的极品小姑子[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