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
第(3/4)节
彤的修复形容,这琴被贝卢先生带回来的状态,确实琴弦俱断,琴身蠹蛀,说是千年古琴,不如说是千年烂木。
在场的人都清楚拍卖行的标准。
古董、文物、品相完好的藏品,才能入得了他们法眼,上得了拍卖台面。
2007年又不是什么蛮荒年代,意大利的拍卖行也不是什么愚商。传世名琴确实稀有,但它毕竟是乌木、冰弦组成的乐器,只有完好如初、能够弹奏才具有琴的价值。
一张烂琴拍卖出九十八万欧元的高价
必定会成为热议新闻,他们却一点儿都没听说过!
气氛忽然变得尴尬,如果这琴的来源都存在疑问,那么它的真假就更加令人深思了。
在场众人头晕脑胀,耳鸣目眩,盯着古琴的视线都充满怀疑。
却又碍于斯坦福的面子,不敢直言。
然而,他们不说什么,斯坦福也气急了!
他指着钟应说:你这个家伙不知好歹,如此揣度贝卢先生的善心,看来这里根本不是适合文物保管的地方,我要重新评估这次的捐赠了。
斯坦福不是普通的代理,他不止是来替哈里森贝卢捐赠,更是考察清泠湖博物馆收藏条件的专家。
别说十弦琴,就连那112件捐赠文物,哪怕进了清泠湖博物馆,他也有权送回意大利!
可惜,他的威胁,钟应不为所动,还看向师父。
樊成云一脸无奈,慈祥笑道:重新评估?难道你要告诉贝卢,他不仅没有找回挚友沈先生的琴,还被造假者骗了几百万,蒙在鼓里十四年。所以你为了他的名誉,决定把这些文物全都送回去?
樊大师
斯坦福仿佛要解释,但又觉得自己进退两难。
琴留下,他们怀疑是假的。
琴送走,更坐实了琴是仿品,欲盖弥彰。
幸好,樊成云善解人意,提出了建议。
这样吧。为了我和贝卢之间的友谊,我还是要请余馆长协调一下专业检测仪器,鉴定鉴定这张乌木琴的年份。
你放心,我们最好瞒着贝卢做这件事,不要告诉他。我可怜的老朋友,一定也是被人蒙蔽了,如果他知道自己收藏了十四年的挚友古琴,只是一张仿制品,肯定会悲痛欲绝。这对他身体可不太好。
哈里森贝卢九十六高龄,受不住这样的大悲大恸。
斯坦福就算要说什么,考虑到自己雇主的身体状况,也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同意了樊成云的建议。
樊成云善良体贴,却无人赞美。
他们都被眼前的假琴震得心存疑虑,恨不得马上把琴从头到尾拆了检测,看看它到底是哪个年份的假货!
钟应沉默的提起自己的琴箱,不再看那张假琴一眼。
师徒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没有任何人挽留阻拦。
他们走出没多远,就听到身后的呼唤。
樊大师!钟先生!
周俊彤追了上来,比任何时候都要焦急。
我、我会尽快联系我的老师,而且在结束展览之后,回一趟贝卢博物馆。那张琴、那张琴
她声音急切,甚至打结,神情比她听到钟应诋毁贝卢更加震惊诧异。
我一定会再次确认它的修复记录。但是
钟应见她犹犹豫豫,仍是耐心的等待她的提问。
终于,尊敬贝卢的年轻修复师,谨慎的问道:钟先生,你之前说贝卢先生趁人之危,偷走了十弦琴,还编造了他和沈聆的友谊故事那个故事,真是假的吗?
这个问题仿佛触及了她多年的信仰。
她询问时甚至不敢声音太大,免得惊扰了上空盘旋的幽魂。
钟应一向坚定,这时候却不忍心给一个简单的回答。
因为她眼眶泛红,似乎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就会难过得哭出声来。
沈先生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贝卢编的故事真真假假又有什么意义,关键在于
钟应平静说道,这琴不是真的。
周俊彤呆愣的站在原地,钟应提着琴箱和樊成云快步走出博物馆
第(3/4)节